【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②名词解释如下】
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名词解释:被害预防和犯罪预防是两项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措施和活动。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两者的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正常秩序,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保护广大群众的人身安全和个人财产,促进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明昌盛。从这种意义上说,两种预防是殊途同归。但是,被害预防和犯罪预防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名词解释:①防范对象的差别。犯罪预防的对象是各种犯罪人,染有恶习、道德低下、行为不轨而有可能犯罪的人,以及缺乏正常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流浪街头,无人照管的少年儿童等;而被害预防的对象是已经受到犯罪侵害的被害人和可能会受到犯罪侵害的潜在被害人。②防范目的的差别。犯罪预防的直接目的是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例如,对初犯进行预防,是为了阻止他们重新犯罪;对惯犯和累犯进行预防,是为了制止他们继续犯罪;对潜在犯罪人进行预防,是为了预防他们走上犯罪道路;而被害预防的直接目的是防范可能受到的侵害,例如,及时处理人际冲突,是为了防止发生犯罪侵害;加固门窗、围墙,是为了防止被盗等。③防范措施的差别。在犯罪预防中,对已经犯了罪的人,主要使用各类刑罚措施进行特殊预防,并通过特殊预防产生一般预防效果,威慑潜在的犯罪人;在被害预防中,根据一般犯罪及被害的规律,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例如,加强各部门、各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以防受到犯罪的侵害;教育广大群众增强被害防范意识,提高对犯罪活动的警惕性,掌握必要的防身技术,以防受到各种犯罪人的侵害;教育广大群众增强道德修养,恰当处理人际冲突,以免受到因人际冲突而酿成的犯罪侵袭。④防范内容的差别。犯罪预防的具体内容,是消除犯罪现象产生的各种原因和条件,消除个人犯罪的各种不良因素,例如,社会中的各种腐败现象,个人的贪婪、纵欲、道德堕落等,不良社会风气,混乱的内部管理等。被害预防的具体内容,是消除足以引起被害或可能被害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例如,轻信、粗心大意、财物保管不善、言而无信、举止轻浮等。

相关阅读:
课后答案习题答案网
课后习题答案网
大学课后习题答案网
课后答案网
电路分析第五版答案
大学电路第五版答案
中国地大江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