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2-21 共106人浏览过

【党建术语常识名词解释如下】

1、基层组织名词解释:指党在社会基层单位(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技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成立的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2、发展党员新“十六字”方针名词解释: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3、三会一课名词解释:党支部每月至少召开1次支委会;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员大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小组会;每季度至少上1次党课。
4、三级联创名词解释:县、乡、村三级联创,开展的以“五个好” 村党组织、乡镇“五个好”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
5、四培双带名词解释: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标兵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农村小康建设带头人。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共同进步。
6、“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名词解释: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7、三议一表决名词解释:即名词解释:三议是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一表决是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表决。
8、双百双评名词解释:双评名词解释:群众测评和党员评议;双百名词解释:群众测评占100分,党员评议占100分。根据两项综合得分,划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9、五个特别名词解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10、五有五能名词解释:有班子能干事,有场所能活动,有产业能增收,有民主能公开,有后备能接任。
11、五讲五比名词解释:讲大局比党性,讲致富比双带,讲团结比和谐,讲文明比新风,讲承诺比兑现。
12、四分工作法名词解释:分级负责、分层承诺、分类定级、分项突破。
13、“5+5”党员管理教育模式名词解释:把农村党员按照职务、年龄、经济状况等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老党员、贫困党员和流动党员,分别采取“目标式管理、互评式教育,定责式管理、督促式教育,关怀式管理、谈心式教育,帮扶式管理、培训式教育,跟踪式管理、网络式教育”的管理教育模式。
14、五先争创名词解释:科学发展先进村、和谐稳定先进村、班子团结先进村、民主管理先进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进村。
15、三基建设名词解释:“三基”是指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基层组织是指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组织、人民团体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等各类基层组织。基础工作是指各级各类单位履行职能必须做好的最基本工作和内部基础性管理。基本能力是指各类工作人员胜任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
16、“三带三推”名词解释:2016年千名干部下乡宣讲一号文件提出的,即名词解释:带政策、带信息、带服务,推政策落实、推生产发展、推精准扶贫。
17、“两学一做”名词解释: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18、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名词解释: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县党员中开展先锋指数考评管理工作。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是以“支部为单位,分类为基础,量化为依据,管理为目标”进行综合量化考评的一项管理制度。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以一年为一个积分周期,实行百分制。党员一年最终积分由“日常行为积分+年终评议积分”构成,日常行为积分为“基础积分+先锋积分”,星级等次以党员最终积分确定。综合考评积分95分以上为五星级党员;85-94分为四星级党员;75-84分为三星级党员;65-74分为二星级党员;60-64分为一星级党员;综合考评低于60分(不含60分)的党员不参与星级评定,按照不合格党员进行组织处置。
   19、三述四评名词解释: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向上级党委、同级委员、所辖地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和党员干部及基层群众代表同时述职,党组织书记在述职后,同时接受上级党委、同级委员、所辖地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和党员干部及基层群众代表共四类人员的评议,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评议范围。
 20、“三严三实”名词解释: 2014年3月9日,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2015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
   21、“固定党日”活动名词解释:根据市委组织部要求,我县定于每月1日开展固定党日活动。“固定党日”活动主要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活动主题由支部委员会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工作需要确定。活动形式主要有名词解释:参观学习、理论研讨、主题教育、重温誓词、廉政教育、主题文艺活动等。
 22、“双推双选”名词解释:通过“群众推、党员推”推选出优秀村民,再从优秀村民中培养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
23、“四项制度”名词解释: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中实行对党员的“书面通知制度”、对乡镇党委的“报告制度”、支部会议记录内容“签名认证制度”、县委组织部包乡(镇)干部“抽查制度”。
24、“四级联审”名词解释:通过“‘一把手’从严审、领导班子会诊审、县委‘三基’办集体审、‘三基’办主任把关审”的办法从严审阅实施方案及重点工作任务计划台账。
25、八个台账名词解释:“三基”建设中设立的党建工作、民生、信息数据、专项整治、制度建设、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指导检查八个台账。
26、“坐班制”名词解释:村“两委”成员每周一、三、五或逢集日,在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轮流坐班。
27、村民事务代办点制名词解释:乡镇、村(社区)基层干部,以方便群众和服务群众为宗旨,全程代办或协办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相关事务。
28、“一台账四表册”名词解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建立了《各领域软弱涣散党组织台账》和《各领域软弱涣散党组织台账汇总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情况登记表》、《选配各领域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书记整顿情况登记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领导联点登记表》。
29、首问负责制名词解释:制度规定群众来访时,机关在岗被询问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要求首问责任人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要求,无论是否是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事,都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对职责(权)范围内的事,若手续完备,首问责任人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办结;若手续不完备,应一次性告之其办事机关的全部办理要求和所需的文书材料。对非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事,首问责任人也要热情接待,并根据群众来访事由,负责引导该人到相应部门,让来访群众方便、快捷地找到经办人员并及时办事。
30、服务承诺制名词解释:指机关特别是一些“窗口”单位,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在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向管理和服务对象作出服务质量和服务时限的承诺,并通过公开栏等媒介向社会公开,并接受公众监督的制度。作出的服务承诺必须践诺,违诺应予相应的处理或处罚。
31、限时办结制名词解释:指各级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其行政单位和管理服务项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办结的制度。限时办结制是防止办事拖拉,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本制度。
32、AB岗制名词解释:各单位、部门某一岗位的A岗工作人员不在位时,指定相同或相似岗位的B岗工作人员代行其职责,以保证工作连续性的制度。
33、离岗告示制名词解释:是指工作人员在离岗前做出离岗告示,做好内部工作衔接,不因为窗口工作人员有其他事暂时离岗而导致工作流程中断,保证市民群众和投资者正常办事的一种措施。
34、“五笔会签”名词解释:村级重大财务支出中实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理财小组成员、乡(镇)纪委书记和主管副乡(镇)长签字认证制度。
35、“2+X”培训模式名词解释: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业务知识培训。
36、“万人在线”名词解释:全县620名公务员参加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网络学院“万人在线”网络学习培训。
37、“全科干部”名词解释:通过培训学习、实践锻炼、考核评比等方式,使乡镇干部能够全面掌握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各项政策、相关知识和工作流程,成为群众认可的“全能型”干部,着力打造一支掌握全科技能、全面联系群众、实施高效服务的全科型乡镇干部队伍,达到“主业精通、一专多能,人人懂政策、人人能办事”的目的。
38、“四个全面”名词解释: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39、“两新”“三区”建设名词解释:“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两新”目标和“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三区”战略。
40、“一带一路”名词解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社区
社区“四有一化”名词解释:四有名词解释: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处议事。一化名词解释:社区党建区域化
社区“三有两化”名词解释:三有名词解释:有标准的办公用房、有专职的工作队伍、有保持正常运转的工作经费。两化名词解释:服务管理精细化、党建工作区域化。
“六联建”名词解释:党建工作联创、宣传教育联做、公益事业联办、文体活动联谊、社区治安联防、环境卫生联搞。
一格十员名词解释:网格管理负责人、信访代理服务员、网格信息采集员、社区事务协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联络员、法律政策宣传员、文明新风倡导员、计生宣传服务员、医疗卫生服务员
“三位一体”名词解释: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
“五位一体”名词解释:支部书记抓全盘,社区干部包网格,五老队伍包片格,党员包单元,单元长包家长。
“六个一”名词解释: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润心、一次说清告知、一声祝福相送
非公
“双强六好”名词解释:双强名词解释:发展强、党建强;六好名词解释: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反映好。
“四好一支持”名词解释:组织作用发挥好、企业经济效益好、职工利益维护好、安全生产管理好、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三表率一先锋”名词解释:在立足本职岗位上作表率,在执行企业的重大决策上作表率,在完成生产经营任务上作表率,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当先锋。
“三无”名词解释: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违纪。
“四个模范”名词解释:当完成任务和本职工作的模范,当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的模范,当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模范,当遵纪守法的模范。
“四强”党组织名词解释: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
“四优”共产党员名词解释: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
两覆盖、三先进名词解释:实现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争创先进党组织、先进党员、先进业主。
机关
“五型”机关名词解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和谐型
五个好党组织名词解释: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思想作风好、工作业绩好
三亮三比两创名词解释: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服务、比业绩、比作风,创服务标兵、创群众满意单位。
一定三有名词解释:“一定”名词解释:定权责立规范;“三有”名词解释: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
教育
 “双培双带”名词解释:把党员培养成教育教学骨干,把教育教学骨干培养成为党员,党组织带领教育教学骨干不断进步,党员带领教职工共创一流工作业绩。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四个一批名词解释:中央在精准扶贫中提出坚持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实现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持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医疗救助帮扶一批。
八个一批名词解释:省市根据中央“四个一批”,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一批;实施转移就业脱贫一批;实施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实施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探索资产收益脱贫一批;实施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开展医疗保险和救助脱贫一批;实施农村低保兜底脱贫一批。
  六个精准名词解释: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省市委加了政策落实精准和责任落实精准,成了“八个精准”。
 
 
 
 
我县提出的创新做法
 
1、户代表议事制度名词解释:“户代表议事制度”是依据群众居住情况和生产关联情况,每10户一20户村民中选举推荐一名户代表。户代表必须从年满18周岁,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办事公道,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受群众信赖,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村民中产生。按议事规则,必须有三分之二的户代表到会,才能召开户代表会议。“户代表”采取一年一选的办法,可以连选连任。
2、公推直选村支部书记名词解释:“公推直选”是总结2008年在马场垣乡磨湾子村公推直选试点的成功经验。“公推直选”采取“海推”的方式,即由全体党员和18周岁以上的村民或村民代表直接推荐候选人初步人选,统一计票,按得票数从高到底确定初步人选,推荐票相对较低或没有推荐票的无法进入初步人选,有效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四权”,在扩大群众参与上实现新的突破。
3、设置特色党小组名词解释:按照“便于党员教育管理、便于党员开展活动、便于发挥党员专长”的原则,根据各村产业发展状况和党员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特长以及党员居住分布等情况,结合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在农村党支部中设置特色党小组。截止目前,全县共设置服务型、产业型、专业型、岗位型等特色党小组810个,参加党员3200多名。
4、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三个必须”名词解释: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三个必须”,即名词解释:农村党支部召开发展党员的大会,参加会议的全体党员必须签名;乡镇党委副书记和组织干事必须列席并签名;县委组织部包乡(镇)组工干部抽查后必须签名。
5、乡镇政务公开“四级会签”名词解释:在乡镇政务公开中实行“四级会签”制度,即名词解释:公开内容由乡镇业务干部、分管副乡镇长、乡镇长和乡镇党委书记共同认定的“四级会签”公开制度。
6、村务公开“四步公开法”名词解释:在村级事务公开中实行“四步公开”法,即名词解释:“会议通报、栏内公开、书面印发、多处张贴”,进一步健全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机制。
7、建立党内关爱机制名词解释:党内关爱机制是我县为困难党员搭建的救助平台。经费渠道主要是采取党费提取和党员捐助,制定出台了《民和县党内关爱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成立了党内关爱救助基金领导小组;设立了党内关爱基金专业账户,做到专人负责、专款专用。
8、“五种模式”管理农村党员名词解释:把农村党员按照职务、年龄、经济状况等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老党员、贫困党员和流动党员,并分别采取“目标式、定责式、关怀式、帮扶式、跟踪式”的“五种模式”进行管理。
9、社区“六园一心”名词解释:是川垣社区创造的提升社区党组织管理服务能力的实践活动。“六园”包括名词解释:创建学习家园、阳光家园、红色家园、爱心家园、康乐家园、和谐家园。“一心”包括全社会参与的心连心工程。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联系我们
微信号:zqc4950【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