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课后答案及必背知识点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课后答案及必背知识点
马原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pdf版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章课后答案
2.2课后习题详解
1结合毛泽东的《实践论》,谈谈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 1)毛泽东《实践论》的主要观点
毛泽东强调:“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并推动实践在认识指导下不断深入推进。这个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发展,而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
大学教材课后答案网有考研类考试模拟试卷等,可以很好地帮到大家备考。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课后答案及历年真题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课后答案及历年真题
相关试题:
(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西安交大2021年研]
( 2 )试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和基本特征。[上海财大2019年研]( 3)简述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江苏大学2017年研]
( 4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辨析题,广西民大2017年研]
( 5 )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昆明理工2017年研]( 6)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北科2014年研]
2021马原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pdf版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
如何理解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山东大学2017年研]
答∶( 1)马克思认为,初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只能做到“按劳分配”,要受到剥削阶级的奴役和压迫,劳动者不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他们受着生产资料的支配,他们的劳动是为了获得基本的消费资料,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是被迫的和不自觉的。只有真正到达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现“按需分配”,到那时,他们生存活动的目的就在于自身,人的发展成了目的,劳动和其他一切人类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主体自身的内在需要。
( 2)马克思认为劳动并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仅表现为谋生的手段。随着阶级的消灭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依附于私有制的传统思想观念也必然消亡。劳动者不但从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而且也必然从旧的思想意识中解放出来,使劳动目的和劳动态度发生根本变化。在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区别,消灭了旧式的社会分工,劳动不再是一种奴役人和压迫人的手段,而成为解放人的手段,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不再是强迫的而是自觉的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劳动。这种劳动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常规,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考试重点及真题解析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考试重点及真题解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