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名词解释如下】
中小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名词解释:
儿童的道德判断与他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关。 研究表明我国小学生道德判断有如下特点:(1)从小学三年级起,绝大多数已能根据行为原因或从行为的因果关系上作出判断。(2)儿童的道德判断中,行为的主观原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使造成不良行为的客观原因很明显,他们在评价时也并不将其作根据。 (3)根据行为意义作出判断的起点早,但各年龄儿童在判断时对行为意义的重视程度不高。 (4)从小学五年级起有些儿童能用发展的观点对道德行为作出判断。中学生道德判断和评价有如下特点:(1)能通过现象揭露道德行为的本质。(2)能开始全面地、历史地对事物进行评价。 (3)逐渐分清主次,对行为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4)开始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虽然初中阶段,已具备道德判断的各种能力,但是比起高中阶段,水平很低。 道德判断能力也存在个体差异。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道德判断常常带有很大的表面性,而且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他人的评价能力。

相关阅读: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翻译考研英语单词软件哪个好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答案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课后答案
信号与系统第三版课后答案郑君里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课后答案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答案
法学硕士考研班
新编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