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状态名词解释如下】
平衡状态名词解释: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由于外界某种微小的作用而偏离了平衡状态
时,因稳度的不同,物体的平衡状态可分为四种情形:稳定平衡;不稳定
平衡;亚稳平衡;随遇平衡。这些平衡状态的区分,应视我们放置该物体
的平衡位置而定。
1 .稳定平衡:凡能在被移动离开它的平衡位置后,仍试图回复其原来
位置(此时其重心比较低)从而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的物体,它原来的
平衡状态叫“稳定平衡”。例如,圆球体在一个凹进的圆盘中时;一圆锥
体以其底面竖立时,都属于稳定平衡状态。
2 . 不稳定平衡: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 由于受到某种外界微小的作用,
如果物体稍有偏离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不稳定平
衡”。例如,当一个圆球体放在一个凸起的圆盘上,或是一个圆锥体,以
其尖端竖立在一个平面上,这些物体都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翻倒后,一
直要等到它们的重心相对地取得最低位置时,这些物体才会静止不动。即
任何微小的运动都能使其重心降低的物体,一定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之
下。
3 .亚稳平衡:如果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稍有偏离尚可恢复,而偏离稍
大就失掉平衡的状态,称为“亚稳平衡”。
4 .随遇平衡:如果物体在外界作用下,它的平衡状态下随时间和坐标
的变化而改变,这种状态叫“随遇平衡”。例如,当一个圆球体停在一个
水平平面上的时候,或是一个圆锥体以其外壳的一条边线与平面相接触,
即横向放在一个水平平面上时,都会出现随遇平衡状态。这些物体如被移
置到一个新的位置时,虽然它们不能自动地恢复其原来的位置,但它们在
新的位置上,却仍能停住不动,其重心之高度,亦保持不变。一般说来,
任何微小之运动,既不能将其重心提高,亦不能使其重心降低之物体,一
定处于随遇平衡状态之下。
上述几种平衡状态,是处于重力场以及其他有势场的物体在场作用下
的平衡情况。处于有势场的物体和场一起具有势能,而物体都有向势能较
小位置运动的趋势。稳定平衡是指物体处于势能最小位置,当稍有微小扰
动,令其离开平衡位置,外界必须对它作功,势能增加,在扰动后物体将
自动回到原来势能最小的位置。所谓不稳定平衡是指物体处于势能最大时
的平衡。任何微小的扰动即能引起重力对它作功,势能继续减小,不能再
自动恢复原状。而随遇平衡的物体,受到扰动,势能将保持不变,在任意
位置可继续保持平衡。在日常生活中对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例如,放在
桌上的鸡蛋,对旋转运动来说,是处于随遇平衡状态下;对倾倒运动而言,
开始是不稳定平衡,接着则为稳定平衡。
相关阅读: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4答案雅思口语题库及答案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高等数学第七版上册答案详解
312心理学考研网课
物理化学第五版答案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信号与系统第三版课后答案
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词
申论真题范文
英语四级真题试卷
333教育综合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答案
333教育综合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