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道德教育②名词解释如下】
军人道德教育名词解释:一定阶级的军队依据其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军人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目的是培养造就符合本阶级需要的军人。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一种,军人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军人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军人内在品质的重要环节。军人道德教育的过程包括匡正军人的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启迪道德信念、锤炼道德意志和组织道德实践等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过程。古今中外的统治阶级及其军事思想家都很重视军人道德教育,春秋时期孙武就提出“智、信、仁、勇、严”五种品德,主张用爱卒、赏罚、上下同欲等方法对军人进行道德教育,增强内部团结,做到令行禁止,培养勇敢精神。战国时期的吴起和孙膑分别强调“知耻”和“忠王”的道德教育;《六韬》和《司马法》则对军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目的、内容、方法途径以及教育过程作了较全面论述。秦汉以后的兵家继承先秦军事家军人道德教育的思想和做法,并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拓宽和深化。在西方,如英国在克伦威尔时期,就向士兵分发《士兵袖珍圣经》和《士兵教义问答手册》,美国西点军校将“责任、荣誉、国家”作为校训,注重忠诚、勇气、纪律、能力等品质的培养。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对军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利用各种方式向军人宣传进步的政治思想。加强军人道德教育,也是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客观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教育军人懂得善恶、是非、荣辱,而且要适应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按照人民军队的军人道德原则和规范,培养和造就一代具有崇高的军人道德理想、道德品质,能够自觉践行军人道德义务,立志献身于社会主义国防事业的军人。其基本任务有两个方面名词解释:一是培养和提高军人个体的道德品质,二是形成和发扬军队群体的良好道德风尚。

相关阅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答案新编大学英语3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微观经济学试题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
吉林师范大学职教部
大学课后习题答案网
课后答案网
电路分析第五版答案
大学电路第五版答案
中国地大江城学院
bjxy
湘潭大学体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