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IM法②名词解释如下】
KSIM法名词解释:“KSIM”原是朱利叶 ·凯恩(JuliusKane)于1972年开发的一种计算机模拟语言。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技术预测,就是把预测对象看作一个由多变量构成的目标系统,其中又把每一个变量看成时间的函数,研究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逐步迭代预测系统各变量的未来值,从而确定系统未来状态。KSIM法的特点是把专家意见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利用从主观判断到高精度的物理计算数据的各种精度水平的数据。KSIM法的基本步骤是名词解释:(1)首先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定所研究系统的主要变量及某一对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2)分析变量的交叉影响,及其对预测变量的作用;(3)建立预测模型,预测出目标的变化动态。其中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系统中的变量规定有如下性质名词解释:(1)系统变量值是有界的;(2)一个变量将会增长或减少取决于其它变量对它的影响是正的还是负的;(3)当一个变量接近于其上界或下界时,它对给定的影响反应就趋于零;(4)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一个变量增大后,将对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5)复合的交互作用用二元交互作用的闭合环路描述。所有的变量都是按着逻辑增长曲线(S形曲线)增长或减小的,在接近饱合点或最低点时自动地限制了对影响的反应率。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相互作用的多变量系统的预测。

相关阅读:
习题答案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课后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2
考研词汇5500电子版
考研英语二小作文万能模板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
材料力学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简介
微观经济学试题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