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1-09 共32人浏览过

微观经济学尼科尔森_尼科尔森微观经济学第九版精讲视频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对于所有的子博弈都是最优的纳什均衡,称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要求参与人应该是序贯理性的。序贯理性指不论过去发生了什么,参与人应该在博弈的每一时点上最优化自己的决策。一个精练均衡首先是一个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不见得是精炼均衡,只有那些不包括不可置信威胁的纳什均衡才是精练纳什均衡。

       确定进入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过程可以一般化:即首先确定一个博弈的纳什均衡,然后检验该纳什均衡在各个子博弈上面能否诱致纳什均衡,通过这一检验,就说该纳什均衡是一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否则,就不是。但这一方法无疑是繁琐的。对于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可以用逆向归纳的方法比较简便地确定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简单地说,所谓逆向归纳就指首先在最接近终点的子博弈上面确定一个纳什均衡,然后把这一纳什均衡带来的结果作为新的终点,继续寻最接近这一终点的子博弈纳什均衡,反复下去,直到原博弈的

终点。


查看完整版: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答案及网课视频下载


      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仅使得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发生改变,而且MRS也发生改变,即价格变动的效果是相对价格的改变和实际收入的改变。因此,价格变化时需要分析两种效应的作用∶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理性选择定理
偏好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偏好是微观经济学价值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偏好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概念。
为了便于经济分析,经济学家通常假定人们的偏好关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假设:
(1)完全性(completeness):偏好是完备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在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中进行比较和排序。例如,对于任何两个消费组合A和B,消费者要么偏好其中的A,要么偏好其中的B,要么觉得两者无差异。其中,无差异是指消费者从两个消费选择中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
(2)传递性(transitivity):偏好是可以传递的,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在消费组合A和B中更偏好A,在B和C中更偏好B,那么消费者在A和C中更偏好A。这一假定保证了消费者的种种偏好是一致的,因而也是理性的。
(3)连续性(continuity):如果消费者认为消费组合A优于B,那么接近A的消费组合也一定优于接近B的消费组合。

尼科尔森 微观经济学_微观经济学第九版课程视频尼科尔森


查看完整版: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答案及网课视频下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