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1-09 共44人浏览过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学考博题_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

纳什均衡及其存在性
纳什均衡是以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John Nash)命名的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策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策略,从而这个均衡就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


查看完整版: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答案及网课视频下载


经济模型的含义
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素,从而建立起模型,便于进行分析。

理性选择定理
偏好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偏好是微观经济学价值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偏好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概念。
为了便于经济分析,经济学家通常假定人们的偏好关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假设:
(1)完全性(completeness):偏好是完备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在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中进行比较和排序。例如,对于任何两个消费组合A和B,消费者要么偏好其中的A,要么偏好其中的B,要么觉得两者无差异。其中,无差异是指消费者从两个消费选择中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
(2)传递性(transitivity):偏好是可以传递的,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在消费组合A和B中更偏好A,在B和C中更偏好B,那么消费者在A和C中更偏好A。这一假定保证了消费者的种种偏好是一致的,因而也是理性的。
(3)连续性(continuity):如果消费者认为消费组合A优于B,那么接近A的消费组合也一定优于接近B的消费组合。

尼科尔森 微观经济学_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攻略


查看完整版: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答案及网课视频下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