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2-24 共127人浏览过

【[马克思]主观能动性名词解释如下】

[马克思]主观能动性名词解释:

亦称“自觉的能动性”。

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仅有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把这种认识变为改造世界的行动,人的能动作用无从表现;没有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指导下的实践,也达不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只有把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表现出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不了解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把主观意识看作是客观世界的消极的、直观的反映,因而犯了机械论的错误。唯心主义则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认为人们可以脱离开物质条件和客观规律随意发挥主观的作用,这样势必导致主观随意性。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尊重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客观性,又十分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地而且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可能做的事情办好。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聊城大学外语教学网
廖青
薛有志
哈师大地理科学学院
2011工程大学
调查研究法
李肖霖律师
湖北大学地址邮编
概率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