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1-12-10 共64人浏览过

社会工作原理331云盘_331考研真题下载

3名词解释:

( 1)受助人[社科院2017年研]

(2)受助者[南航2016年研]

答︰案主又称受助者,是指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案主的利益高于社会工作者的利益,社会工作者应为实现案主的利益、满足案主的需要而开展工作。绝不允许社会工作者因自身的利益或需要而损害案主的利益。这和一般人际关系中强调互惠明显不同。


查看完整版:  2023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合集


名词解释:社会工作理论[北京城市学院2013年研]
答︰大卫·豪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为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两个层次,前者是指社会工作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后者是指社会工作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二者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和提姆斯的划分相比较,两种划分是基本一致的,只是提法不同而已。

简答题:试述社会工作的涵义。

答:( 1)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指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
( 2)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
①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在一些国家,这类服务活动又称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工作或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服务是指包含了人文关怀的人性化服务,是以人为本,以帮助受助者走出困境为目的,同时又是非牟利的和专业化的服务。
②尽管社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变化,但其基本内涵却是不变的,它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的专业助人活动。

西北师范大学331考研网课_331考研大学资料


查看完整版:  2023西北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合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