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2-20 共86人浏览过

【剥削制度②名词解释如下】

剥削制度名词解释:指社会上一部分人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无偿地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甚至部分必要劳动的社会制度。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的全部劳动时间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生存最必需的产品,没有剩余劳动,没有人剥削人的可能。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没有畜群的部落中分离出来,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使人的劳动除了用于生产维持本身生存最需要的产品外,还有剩余劳动时间,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有了可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财产不平等现象,使人剥削人变成现实。恩格斯指出“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即分裂为两个阶级名词解释: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7页)在进一步发展中,奴隶劳动扩展到各个经济部门,成为社会生产的基础,于是原始社会就被奴隶社会所代替,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人剥削人的制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依次出现过三种基本剥削制度即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凡是在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而广大劳动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工人或是不自由的奴隶或农奴,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外,追加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剩余劳动和这种剩余劳动的产品被别人占有,是目前为止的一切阶级对立中运动的社会形态的共同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48页)但是,在不同的阶级社会,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又是不同的”。使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第244页)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由于剥削制度的存在,从而造成社会上贫富两极分化,因而产生被剥削者对剥削者的不满和反抗,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将这种反抗宣布为犯罪。从本质上讲剥削行为本身是一种犯罪,人类社会出现了剥削制度,也就同时产生了犯罪。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河北大学公费研究生
新视野大学英语2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英语2课后答案
实际利率
西安理工大学体育部
2012初试成绩
宁夏大学计算机学院
聊城大学外语教学网
廖青
薛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