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余社名词解释如下】
工余社名词解释:
旅法华工和勤工俭学学生中的无政府主义者在巴黎组织的小团体。 具体成立时间不详。华林、李卓为该社领导人。1922年1月15日,出版油印刊物《工余》,由李卓编辑。《工余》是一种标榜反苏反共、阻止马克思主义在华工和勤工俭学学生中传播的反动刊物。 它攻击的主要对象是当时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少年》,攻击的主要内容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俄国革命。工余社利用苏俄革命胜利初期出现的暂时困难,鼓噪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已经失败;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和以往的旧政权一样,不是代表劳动人民利益,而是代表政党利益的,中国人如接受共产党人的理论,必将重蹈苏俄的复辙。工余社的反动观点受到了在法国留学的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等人的批判。1922年起,双方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上展开了长期论战。《工余》共出刊23期,历时三年半,到1925年10月,与另一无政府主义刊物《自由人》合并。

相关阅读:
考研英语二小作文万能模板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
材料力学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简介
微观经济学试题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题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答案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课后答案
信号与系统第三版课后答案郑君里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