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1-12-09 共57人浏览过

331社会工作原理网课江苏师大_331参考教材知识点

名词解释

案主

答∶案主又称受助者,是指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案主的利益高于社会工作者的利益,社会工作者应为实现案主的利益、满足案主的需要而开展工作。绝不允许社会工作者因自身的利益或需要而损害案主的利益。这和一般人际关系强调互惠明显不同。


查看完整版:  2023江苏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合集


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意义。[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来指导和支撑社会工作者开展专业实践的理念和判断,也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的内容主要包括:
( 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对服务对象,要尊重其隐私,要充分相信服务对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要接纳、自决、个别化和尊敬他们。将他们视为合作伙伴,确立与服务对象的民主工作关系。
(2)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实践的看法
社会工作者要敬业并坚持专业的立场,在实践中努力提高专业服务的质量,不断学习和充实专业理论、技巧和知识。作为专业共同体的一份子,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促进专业的发展,并坚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名词解释:认知理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研]
答︰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心理分析学不同,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331社会工作原理大纲解析_江苏师范大学331考研资料


查看完整版:  2023江苏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合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


医学教育考试网_国家执业医师/主治医师/康复治疗师题库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