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教育制度名词解释如下】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教育制度名词解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原为英国的占领国。1971年独立。由阿布扎比、迪拜、阿治曼、沙迦、乌姆盖万、哈伊马角和富查伊拉7个酋长国组成。实行联邦制。人口188万(1990年),主要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1958年首次发现石油。国家经济收入主要来自阿布扎比和迪拜两个酋长国的石油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7909美元(1990年)。教育目标:(1)促使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个人权利;(2)向全体公民提供免费教育;(3)传播传统社会文化,加强精神建设;(4)发展继续教育,为各行业培养有用人才。实行2年幼儿园(4岁~6岁)、6年小学(6岁~12岁)、3年预备学校(初中,12岁~15岁)和3年中学(高中,15岁~18岁)的非强迫教育。初中和高中又分普通、宗教、职业技术三类。普通高中二、三年级分文、理科,职业技术中学设农、商和技术等学科。除幼儿园不分男女外,大部分小学和全部初、高中均男女分校。普通预备学校(初中)毕业生可升普通高中或职业技术高中,但女子不得入宗教和职业学校。残疾儿童可入沙迦残疾儿童学校(1981年建立),亦可由政府提供奖学金到科威特或巴林入学。各类中学毕业生均可报考大学。除私立学校外,各级各类教育均免费(含交通、书籍、膳食)。1985年小学在校生占同龄人口的99%,预备学校和中学在校生占同龄人口的58%。1990年小学净入学率100%,中学净入学率63%。各级学校教材由政府聘请不同学科专家组成委员会统一编写,强调宗教内容。预备学校和中学毕业考试由国家命题,统一举行。如由地区举办资格考试,则学生的考试成绩需与学校历次测验或作业得分累计,总分达到标准者方可升学。1977年酋长国大学创办,设文、理、教育和心理、管理和政治科学、法律和伊斯兰审判(只收男生)、农学、工程7所学院。另一所海湾大学与阿拉伯湾各国合作,于1984年建成,设于巴林国,有理、医、教育3所学院。所属医学院于1982年10月首次招生。1986年入高等教育系统学习的人占同龄人口的8%(含在国外就读者,国家平均每年向国外派留学生200人)。师范教育有中等水平的教师培训学校和大学教育学院。前者培养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管理人员,后者培养预备学校和中学教师。约50%的本国籍教师和管理人员未受过教育专业训练。各级学校仍需聘用大量外籍教师。成人教育重点在扫盲和成人初等和中等教育。设两年制识字班,学完两年者可继续接受相当于小学至中学阶段的成人教育。教育管理采取集中计划,分散补充的政策。中央设教育部,下设财政与管理、教育规划(分项目计划、教育督导、管理监督、全国课程、考试5个处)、文化事物、培训、视听教具与实验室、社会福利、体育教育、童子军与青年福利8个部,负责管理各级各类教育;并在各地区设教育部办公室,协助招生和组织毕业考试。1990年教育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14.6%,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相关阅读: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翻译考研英语单词软件哪个好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答案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课后答案
信号与系统第三版课后答案郑君里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课后答案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答案
法学硕士考研班
新编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