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1-22 共34人浏览过

【《新工具》名词解释如下】

《新工具》名词解释: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主要哲学和逻辑学着作。

1620年出版。相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培根将他的这部方法论着作命名为《新工具》。

这“新工具”或认识工具,攻击旧的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目的在于改造逻辑。全书由两卷组成,用格言警句书写,但未完成。《新工具》一书的主要内容是论述方法论,但在论述过程中,作者也阐述了他的自然观和认识论的一系列见解,特别是他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思想。在第一卷中,作者一开始就阐明了写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人们认识自然、控制自然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他指出,空洞无益的经院哲学一事无成。它的方法、基础和结果都是错误的;我们必须重新开始,使我们的头脑摆脱流传下来的、因袭的偏见和意见。不要人云亦云和玩弄文字,要研究事物本身——总之,我们要独立思考。

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以归纳法为方法。他指出,对于科学发现来说,旧逻辑无所作为,它无助于追求真理。在这卷中,作者分析了阻碍正确认识的种种偏见和经院哲学方法的弊端。

这些偏见或幻象有四种:(1)种族幻象;(2)洞穴幻象;(3)市场幻象;(4)剧场幻象。对这四种幻象他做了详尽的分析和批判;同时,他还指出,旧的经院哲学方法——三段论法有三大缺陷:推理的程序不科学;前提缺乏坚定的基础;推理的结果毫无效用。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出求知的一种新途径,那就是新逻辑、新工具——归纳法。在第二卷中,作者从正面论述了他称之为新工具的归纳法。

他指出,归纳法不是单纯的枚举。单纯的枚举是儿戏。

认识的目的在于发现某种特性或特质的形式,或其真正的差异,或它所由产生的根源。认识了形式,就认识了极不相同的实体中的自然统一性,就认识了自然中恒常、永久和普遍的东西,就为人类力量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而要发现形式,则要靠归纳法。

他提出制定三种表(本质表或存在表;差异表或缺乏表;程度表或比较表)作为归纳的具体步骤。同时,强调排拒法在归纳过程中的作用。并以“关于热的形式的第一次收获”为例,具体说明了这一问题。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山西考生招生网
山西考试招生网
工商管理的就业前景
cet6真题下载
湖北三峡人才网
电子技术基础答案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题
微观经济学重点
外科学病例分析题
一亿韩元是多少人民币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电路第五版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