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2-23 共40人浏览过

【最大均数法名词解释如下】

最大均数法名词解释:

亦称“东特法”。

是资本主义国家举行议会选举时计算当选基数的一种方法。为法国学者维克多·东特所创立。其计算方法是,用1、2、3、4……(选几名议员就用到几)分别去除选区内每个政党所得的票数,然后把除得的商数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从多到少确定当选议员,确定当选的最小商数即是当选基数。

如甲、乙、丙三个政党竞选某选区的议员,它们分别得票10万张、8万张和6万张。

用1、2、3去除它们的选票数,就得出如下商数:甲为10万、5万和3.3万,乙为8万、4万和2.7万,丙为6万、3万和2万。将这些商数排列起来就是10万、8万、6万、5万、4万、3.3万、3万、2.7万、2万。

如果该选区应选5名议员,那么就选到4万,4万即为当选基数;如果应选7名,就选到3万,3万即为当选基数,余此类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一次即可分完全部议席,它对大党较为有利。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潍坊医学院精品课程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
鲁东大学成绩查询
2009年国家线
河北联合
新视野大学英语4答案
厦门大学法学院地址
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电路第五版课后答案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
电路第五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