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遗址东郊墓地人种➀名词解释如下】
楼兰遗址东郊墓地人种名词解释:
该墓地位于古楼兰城东部的两个高台地上,随葬品中含有许多汉代文化特征的丝绸、漆器、铜镜等,绝对年代测定大约距今1800年,相当于中原的东汉时期。根据人类学家韩康信对6具头骨的研究结果(见《人类学学报》1986年第3期),其中5具为西方欧洲人种,特点是长狭颅型与狭面特征相结合,鼻骨隆起强烈,颜面水平方向的向前突出也十分强烈,眶形趋高。这些特征与帕米尔高原南部的塞克人(Saka,中国古史记载中的“塞人”)相似,与地中海东支类型(East Mediterranean)相近,可见他们是由地中海东部,逾帕米尔高原迁居罗布泊的,与孔雀河下游古墓地人的类型和来源不同。一具蒙古人种的女性头骨具有很大的面部扁平性,面部很宽,鼻骨突度低平,颅型较短,显然是由内地西迁的。

相关阅读: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真题
综合教程2学生用书答案
综合教程2答案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课后答案
综合教程4答案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辽宁医学院药学院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5
新视野大学英语答案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答案
中国证券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