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2-17 共76人浏览过

【自生火铳名词解释如下】

自生火铳
自生火铳是 1635 年毕懋康发明的。它的构造和性能与上述鸟铳无多大差异,所不同的是自生火铳的发火装置得到改进。毕懋康将过去一直使用火绳的龙头,改制为安设火石,扣扳机时,龙头落下的同时与安设的燧石磨擦发火。这一改进,看起来十分容易,却是我国古代火器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在“自生火铳”问世以前,我国火器使用火绳点火法长达 200 多年。用火绳点火,在气候条件恶劣的作战环境中有诸多不便,比如遇到风雨交加的天气,火门内的火药不是被风吹散,就是被雨水淋湿而难以发火。毕懋康发明的燧石发火法,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所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
头,可以使瞄准较为准确,并在各种环境气候条件下,随时都可发射。燧石发火的枪,最早发明于 17 世纪初的瑞典。当时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640~1688 年),只有极少数的贵族军官才用得起这种新式武器。到了 18 世纪初,俄国军队才开始使用这种燧发枪。而毕懋康发明的“自生火铳”是当时世界上较早出现的燧发枪之一,它的出现表明我国的兵器研制在当时还处于世界的前列。
明代鸟枪中还有一种专门适合北方地区使用的“轩辕铳”,它也是著名兵器专家赵士祯创制的。由于北方常刮大风,当士兵们端枪瞄准时,风已将火门里的火药吹去,使枪无法开火。对此,赵士祯在铳身上安装了一种能自动开闭的火门装置,并在上面加了防阴雨盖篷,这样风再也奈何不得它,所以很适合北方作战用。“九头鸟”是明代的一种大型鸟铳,重约 20 余斤,可装药 1 两 2 钱,装大弹 1 个,小弹(约有铜钱大小)9 个。枪管口径较粗,射出的火力也大。另外还有一种专供皇帝使用的鸟枪,称“御制火枪”,长约 10 尺,枪管细长,其射程较远,制做精良,是狩猎的优质火枪。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毛概辨析题
山东财政学院mba
锦州教育学院
广告学院
电路第五版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新概念英语课文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
物理第五版课后答案
普通话等级考试资料
物理化学第五版答案
考研助考网
大学体验英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