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被结构研究方法②名词解释如下】
土被结构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陆地表面分布的断断续续的土壤状如被覆,故也称土被,它实际是土壤群体的组合。不同土壤带或土壤区不仅拥有不同的土壤类型,更拥有不同的土壤群体的组合,这种群体在空间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分间发生联系的规律性,是其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的方法名词解释:
(1)首先应开展土壤系列的研究,如土壤的演化系列、土被的演替系列及起因于生物气候条件的地带性发生系列与起因于地质地貌条件的非地带性系列等。据此可分析各地土壤群体的组成成分和排布型式,并可确定各级土被的发生结构单位。(2)具体研究土被结构特性。主要内容是单元土区及组合关系与几何形状等。单元土区是土被结构中最基层的结构单位,它可依土壤图和单元土区在单元土被结构中的地位用镶嵌系数和界线特点确定。镶嵌系数借用分割度表示,<2为弱镶嵌、2-4为镶嵌。74为强镶嵌。界线特点用目视分为突变(p)、显变(q)与渐变(n)三种;显明度表示相邻单元土区的土壤分类级别的差异。土类差异定为1,亚类为0.5,土属为0.25,土种0.2,变种为0.1。土被结构中各单元土区面积比即指各单元土区所占面积的相对比例,用复杂度表示。
对比系数是土被结构的质量评价的概念。毗邻指标用%表示,以一定的单元土区为100,其邻界单元土区所共占边界为百分之几。(3)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土被结构分类系统的划分名词解释:
单元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一般可依各地中地形、微地形的变化,以及相应出现的一系列特定的土壤类型的组合及演替规律,划分中土壤复区(微)地形及土壤类型小斑块更替)、土壤复域(中地形及土壤大斑块更替)、土壤复合(由地层母质引起的土壤复合镶嵌)三种类型。土被结构的分类系统,目前一般是以单元土被结构的基本类型作为分类的基本单元,划分出社、群社、群系、土群、土列等级别。(4)土被结构图的编绘,除详图外,一般均以复域作为制图单元,编绘的方法应在土壤图的基础上,立足于分析土壤群体及其发生联系上,勾绘出各单元土被结构的发生学——几何学图形,如沿水系的多为枝状;洪积一冲积扇上多为开放的扇形;低地一般为相对封闭的环形;线形地貌为开放的线形构型;畸形多见于不同母质的不规则分布的地段。此外还有阶梯形,马鞍形,条格状等。界限划定后应着色整饰。土被结构图与土壤类型图和组合图相比,内容更丰富,更接近实际,对开展土地资源评价及利用研究更为有利。

相关阅读: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微观经济学试题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
吉林师范大学职教部
二级建造师试题下载
河北大学公费研究生
新视野大学英语2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英语2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