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1-15 共37人浏览过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十五章课后答案_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试题

稀缺性
答︰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查看完整版: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及考研真题下载


外部性
答∶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或外在性,是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有影响时的情况,或者可以理解为市场交易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响。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也称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效应称为正的外部性,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如免疫计划;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效应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外部性,如工厂导致的污染。
外部性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有人指出“经济增长是资源耗费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一场竞赛”。试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解释该观点。[北京科技大学2008研]
答∶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经济增长需要消耗资源,而地球上可用于生产以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越来越少,这时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动,地球所能承载的经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如果发生技术进步,或者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或者发现新的替代资源,就能抵消人们对地球资源的消耗,进而保证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向内移动,甚至向外移动,这样就保证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七版第十章课后答案_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6


查看完整版: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及考研真题下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