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状星云名词解释如下】
蟹状星云名词解释: 指公元1054年一次超新星爆发后遗留下的天体。 当时这颗超新星在金牛座爆发。我国《宋史》中记有“宋至和元年五月乙丑(1054年5月10日),客星出天关(即金牛座ξ星)东南,可数寸,岁余消没”。后来于1713年用望远镜在爆发的天区发现了一个像蟹状的淡淡的星云,称为蟹状星云。它距我们有1930秒差距。 经过大量观测发现,蟹状星云有不少特点,主要是这个星云现在以每秒1450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此外它又是一个强的射电源、X射线源、γ射线源以及红外源等。辐射是偏振的。 星云的光谱中有发射线。另外在1968年发现在蟹状星云的中心有一颗脉冲星,已确认这颗脉冲星就是当时那个超新星爆发后在星云中心留下的遗迹。 所以研究蟹状星云对研究天体演化特别是超新星爆发和脉冲星的起源很有重要价值。

相关阅读:
物理化学第五版答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行政能力测试题
日语等级考试报名网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61号令
公共英语三级真题
三峡人才网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题
水利部监理工程师考试
日语一级报名网站
木铎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歌曲
山西省招生考试网站
文得学习网
全科医学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