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陈寅恪名词解释如下】
[佛教]陈寅恪名词解释:
【生卒】:1890—1969 【介绍】: 现代史学家,诗人。 江西修水人。十三岁考取官费生,赴日留学。 后赴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学习与研究,通晓多种外文,尤精于梵文、突厥文、西夏文,学问渊博。1926年起历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解放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1945年开始,双目逐渐失明,在助手协助下,依然从事教学与研究。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学、敦煌学、突厥学、藏学、佛学、晚明史皆有较深的造诣。治学严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并采用考据法、比较法、诗文证史法等,开拓研究视野,目光敏锐而开放,中西互视,成就卓然。 首先提出“敦煌学”这一名词,以敦煌经卷证史,将佛经典籍与变文故事、变文故事与民俗小说结合起来研究,以考察中国文化的源流变化;开拓“藏学”研究;在“佛学”研究上不仅揭示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也揭示一般文化传播的规律;对汉文佛典与梵文佛典进行比较,校勘误说。对佛教语录体、梵呗声韵与中国文学和音韵学之关系,多所研究,发前人所未发。 着述汇编于《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与陈垣同负史学巨匠之誉,世称“二陈”。
相关阅读:
物理化学第五版答案考研助考网
大学体验英语2
传热学第四版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答案
云南西南林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
材料力学公式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潍坊医学院精品课程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
鲁东大学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