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2-21 共20人浏览过

【心灵实体说名词解释如下】

心灵实体说名词解释:为历史上早期的、唯灵的心灵学说。该学说把心看做是一个实体,一个物;认为灵魂是寄居在身体之内,为身体的主宰,人的一切心理作用,如知、情、意等都是灵魂的作用。这个学说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到17世纪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形成。柏拉图把灵魂分为智慧、感情及欲念三部分,而这三部分分别为统治者、战士及农工所有。智慧是灵魂的最高部分,它能主宰一切,认识理念和获得知识,只能为统治者所专有。感情灵魂为战士所专有,而欲望灵魂则只为农工所有。笛卡儿认为人有两种实体,一为物质实体,一为精神实体。人的身体是由物质实体构成,而人的心灵则是由精神实体构成。把心灵看成是与物质不同的一种实体,构成心灵实体说。笛卡儿断定在脑的中间有一单独存在的松果腺,它是支配人们意识行为的中枢,是智力的所在。心灵实体说在教育方面的影响下,形成心能心理学(也称官能心理学)的基础,及形式训练说的来源。心能心理学认为心灵这个实体有种种能力,如记忆力、想象力、判断力、理解力,等等。对它们加以训练,就可使整个心灵加强力量。形式训练说认为人有各种不同的心能,这些心能由于训练而发达。这种学说影响到教育上,强调能力训练是根本的,而不注意灌输知识。在教育目的上,主张“形式目的”,而不主张“实质目的”。洛克说名词解释: 教育的任务,“我想不在于使青年精通何种科学,却在于启发他们的心灵”。这种学说对课程教材的影响,表现为只注重教材的训练性,不注重教材的实用性,认为凡能训练心能的学科,不管是否有用,都应占优越位置。认为拉丁文、希腊文有训练作用,因而在课程设置中维持了原有的地位。这种学说也影响到教育组织上,形成阶级教育的划分。柏拉图把灵魂分成三个部分,并说这三个部分分别为三个阶级所专有,是最明显的阶级教育的划分。从教育价值方面看,这种学说重视理智的、与劳心有关的课程,而轻视实用的、与劳力有关的课程。前者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教育,而后者是被统治阶级的教育。同时,把文雅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开,在同一课程内,又把理论的科目与实用的科目分开。这种学说,在理论上对灵魂是什么,以及灵魂如何影响身体并没有科学的说明;在实践上,培养心智也不是一定要靠纯粹形式训练,而是有赖于知识教学。由于这个学说有这些缺点和不足,虽然有其影响,但也受到批判。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河北大学公费研究生
新视野大学英语2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英语2课后答案
实际利率
西安理工大学体育部
2012初试成绩
宁夏大学计算机学院
聊城大学外语教学网
廖青
薛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