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2-24 共32人浏览过

【磔Ⓕ名词解释如下】

磔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分裂肢体后悬首张尸示众的一种酷刑。《周礼·秋官·掌戮》名词解释:“掌斩杀贼谍而搏之。”郑玄注名词解释:“搏,当为膊,……膊谓去衣磔之。”又“杀王之亲者,辜之。”郑玄注名词解释:“言枯也,谓磔之。”搏和辜都是磔。不过膊是去其衣,分裂其肢体;辜是焚裂驱体。秦时又称矺死。《史记·李斯列传》名词解释:“十公主矺死于杜。”司马贞索隐名词解释:“矺音宅、与磔同,古今字异耳。磔为裂其肢体而杀之。”汉初承秦制,死刑有弃市,也有磔。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并磔于弃市,凡非妖逆不得磔。按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引颜师古注《汉书·景帝纪》名词解释:“磔,谓张其尸也。”磔与车裂有所不同,磔是生前用刑,车裂是死后用刑。磔是由殷之膊、醢,周之辜发展而来的。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新大学法语1第二版课后答案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答案
综合教程2第二版答案
毛概课后题答案2018修订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训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答案
土木工程考研学校排名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课后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答案
材料力学刘鸿文第六版课后答案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官网
电路第五版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