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观名词解释如下】
[马克思]主观名词解释:
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指人的思想或认识。 唯心主义认为人们的思想=自己头脑里固有的或天上掉下来的,并且用各种方式否认客观存在的真实性。机械唯物主义承认主观是对客观的反映,但不承认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不承认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和客观是对立的统一,客观是不依赖于主观而独立存在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能够指导人们积极地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错误的、歪曲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入邪路,妨害历史的发展。一切机会主义,除了其阶级根源外,在认识论上都表现为主观和客观的割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 “左”倾机会主义者是主观超过客观,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右倾机会主义者是主观落后于客观,他们的思想不能随着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企图把历史的车轮向后拉,成为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 毛泽东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 ”(《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272页)

相关阅读: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电路第五版课后答案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
电路第五版答案
2010年mba
英语六级答案购买
湖南省委党校网
金融市场学课后答案
新疆财经大学mba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
中医基础理论电子书
心理学硕士点
江西南昌大学医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学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