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状况②名词解释如下】
被害状况名词解释: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时的客观状态及对被害后果的认定。被害状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应从被害前、被害中、被害后的具体情况综合认定。直接受害对象无论是人或物,其被害状况即涉及到犯罪人的罪名及量刑轻重,也涉及到赔偿责任的大小。在许多情况下,被害后果的轻重不仅取决于犯罪人的行为,也与被害状况有关。①被害前的状态,主要是指遭受犯罪侵害的人或物,在被害前的客观状态。具体而言,同样的性侵害行为,因被害人年龄不同(幼女或非幼女),生理状态不同(具有性防卫能力或丧失性防卫能力),法律责任差别甚大。同样是盗窃导线,开关、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该设备在被盗时是否属被使用状态,则涉及到盗窃罪与破坏电力设备罪两个不同的罪名。②被害中的状态,主要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时的主观意志状态。入室盗窃的犯罪人,可能遇到沉睡中的被害人对盗窃过程全然不知,也可能遇到敢怒而不敢言的被害人,还可能遇到奋力反抗的被害人。由于被害人的意志及反应方式不同,将驱使犯罪人产生不同的做法,间接地决定了犯罪人触犯不同的罪名。③被害后的状态,主要是指侵害发生后,侵害后果是否及时地显露出来,以及既定后果是否得到控制。当犯罪人的行为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威胁时,被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并不单一地取决于犯罪人的行为。同是强奸罪,被害人甲在被害后向公安机关报案,侵害后果便及时得到了控制。而被害人乙在被强奸后含冤自杀,无疑是被害后果在失控状态下变得更为严重。

相关阅读:
课后答案网电路分析第五版答案
大学电路第五版答案
中国地大江城学院
bjxy
湘潭大学体育网
材料力学刘鸿文
鲁迅美术学院2012
华东交大基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