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奴隶制名词解释如下】
家长奴隶制名词解释:
也称“父权制奴隶制”。奴隶制的萌芽形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当时,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补充劳动力;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能够提供剩余产品的程度。于是战俘不再被杀掉,而是作为奴隶被家长制家庭所吸收,出现了奴隶制。家长奴隶制与奴隶社会的奴隶制是有区别的。家长奴隶制的特点是名词解释:
(1)奴隶虽然是家长制家庭的财产,受家长的奴役和剥削,但同时也属于家庭成员,是家长的生产助手;(2)每个家庭所用奴隶的数目很少,家长仍然参加劳动;(3)家长奴隶制在整个社会中不占统治地位; (4)家长奴隶制是社会奴隶制的萌芽状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家长奴隶制不断扩大,最后使整个社会变为奴隶制。在中国的龙山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中,发现有家长奴隶制的遗迹。希腊荷马时代属于家长奴隶制时期。
相关阅读:
河北大学公费研究生新视野大学英语2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英语2课后答案
实际利率
西安理工大学体育部
2012初试成绩
宁夏大学计算机学院
聊城大学外语教学网
廖青
薛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