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2-06 共31人浏览过

【增塑作用名词解释如下】

增塑作用名词解释:


(plasticization)使大分子链的柔性或高分子材料的可塑性增大的作用。通常用加入高沸点的、低挥发性的、与高聚物能相容的小分子物质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这类物质称为增塑剂。例如,聚氯乙烯是一种硬性塑料,玻璃化温度80~85℃,加入作为增塑剂的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后,可使玻璃化温度降低,便于在较低的温度加工,并可做成常温下有弹性的软制品。

关于增塑的机理,还缺乏系统的理论。一般认为是由于增塑剂的加入,使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表现为玻璃化温度的降低。用极性增塑剂对极性高聚物进行增塑时,其玻璃化温度的降低正比于增塑剂的摩尔分数;对于非极性高聚物的增塑作用,高聚物玻璃化温度的降低,正比于增塑剂的体积分数。实际上,高聚物的增塑效果,往往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看,增塑剂与聚合物能否混溶,应服从于溶度参数δ相近的规律,因此可利用溶度参数来选择适当的增塑剂。如聚氯乙烯的δ为9.5,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δ为9.3,后者可用作前者的增塑剂。

通过与玻璃化温度较低的聚合物的单体进行共聚以降低高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则称为内增塑。

(于同隐)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真题
综合教程2学生用书答案
综合教程2答案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课后答案
综合教程4答案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辽宁医学院药学院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5
新视野大学英语答案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答案
中国证券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