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厘米波名词解释如下】
21厘米波名词解释: 电子在氢原子基态的二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的电磁波。 电子在原子核周围不同能级间的跃迁将吸收或释放一定的能量。当有大量原子的电子从同一高能级跃迁到同一低能级时,我们将观测到一特定波长的辐射。 氢原子仅有一个电子,在不受扰动时,电子将处于基态(最低能级),但是氢原子的基态不是一个能级。由于电子自旋方向和氢原子核自旋相同或相反,氢原子的基态又分为两个能量差异较小的能级,电子在此二能级间的跃迁将吸收或辐射波长为21厘米的电磁波。这种跃迁的概率是很小的,但是考虑到宇宙空间存在大量的氢原子,范·代·哈斯特(Van·de·Hust)在1945年预言可以观测到此波长电磁波的谱线,经几年努力之后,在1951年发现发了它,并根据21厘米波的观测,研究了银河系的旋涡结构,获得十分宝贵的资料。

相关阅读: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上册答案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后答案
全新版大学英语课文听力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答案第三版
大学英语二课后答案
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译
大学英语精读2课后答案
大学精读第二册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课后答案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新大学法语1第二版课后答案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答案
综合教程2第二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