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2-20 共69人浏览过

【中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名词解释如下】

中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名词解释: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密切联系,常不可分,合称感知觉。学龄前儿童通过动作、活动、经验以及言语来发展感知觉。

小学儿童则在教学活动影响下,由于言语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使感知觉过程发生了质变。(1)视角和听觉的发展:从初生起儿童的视角和听觉就已经开始发展。

随着年龄增长,视角支配能力越来越明显,特别在10岁左右,这种能力发展较快。语文课和音乐课的教学对儿童听觉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小学阶段,儿童的言语听敏度已接近成人。(2)空间知觉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7岁~10岁),空间知觉水平发展快,对几何图形的识别已逐渐摆脱具体形象的束缚,但是对立体图形、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关系的知觉还比较困难。中学阶段,能在抽象水平上理解各种形状,大小以及各种空间关系,但是理解复杂的空间关系还需借助直观材料的帮助。(3)时间知觉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对时间顺序认识出现明显的飞跃,能够理解时间的相对固定性和可变性,对时距的认识也有了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提高了。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习题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课后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2
考研词汇5500电子版
考研英语二小作文万能模板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
材料力学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简介
微观经济学试题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