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预防②名词解释如下】
被害预防名词解释:又称为“被害防范”。泛指防止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活动。被害预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对犯罪的预防和对被害的预防两个方面。犯罪学特别是被害人学的研究发现,被害人本身的特征与活动,在犯罪的发生中往往起重要作用,是促成某些犯罪的重要因素,所以,被害预防对防止犯罪的发生和减轻犯罪造成的危害,都具有重要意义。被害预防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可以对它们作不同的分类。从被害预防的主体来看,可以把被害预防分为两类名词解释:①社会被害预防,这是指从整个社会的犯罪情况出发而采取的预防被害的措施。社会被害预防会有效地降低整个社会的犯罪被害率,减轻犯罪活动对整个社会造成的侵害。社会被害预防的增加,是减少整个社会中犯罪发生率的有效途径和手段;②个人被害预防,这是指公民个人根据经验和有关知识采取的预防犯罪侵害的措施。个人被害预防会有效地避免个人成为犯罪被害人,即使在遭受到犯罪侵害时,也能减轻犯罪行为对自己造成的侵害后果,把犯罪的侵害后果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被害预防的时间分布来看,可以把被害预防分为三类名词解释:①被害前预防,这是指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前采取的主动预防措施,这类被害预防是最重要的被害预防;②被害中预防,这是指在犯罪行为进行过程中采取的抵御、抗争性措施,这类被害预防可以有效地防止犯罪过剩现象的发生,避免犯罪人造成超过犯罪预谋或犯罪目的的侵害后果,从而能减轻犯罪侵害的程度;③被害后预防,这是指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积极寻求法律的保护,并采取的预防再次遭受侵害的措施。无论是犯罪被害前的预防,还是被害中和被害后的预防,都包括社会被害预防和个人被害预防两个方面,社会和被害人个人都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形成一种预防犯罪侵害的预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犯罪侵害。进行被害预防是有可能的。被害预防的可能性包括名词解释:①被害经验的积累,使许多人能够自觉地采取被害预防活动。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往往能够从大众传播媒介和有关书籍中,了解到犯罪案件发生的情况,获得一定的被害预防知识。有些人还可能直接遭受犯罪的侵害,在犯罪发生之后,他们往往会思考犯罪发生的原因,分析自己遭受侵害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遭受犯罪侵害中所起的作用,获得预防被害的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都能促使人们自觉地预测可能发生的犯罪侵害,消除可能促成犯罪行为的条件,预防犯罪侵害的发生。②科学的犯罪预测和被害预测,为被害预防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基础。准确的犯罪预测和被害预测,能够将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犯罪状况和被害趋势预先告诉人们,使人们不仅能了解到犯罪的类型、特点和发生规律,而且也能认识到犯罪被害的动态、结构和发展状况,明确被害的类型和特点,从而增强被害防范意识,采取被害预防措施,有效地防止犯罪被害现象的产生。③对犯罪被害的理论研究,也能为人们预防被害提供科学的依据。被害人学的有关研究,不仅能科学地总结过去的经验,向人们揭示被害现象的规律性,而且也具有超前性,能根据被害规律预见到未来被害现象的重点、特点等,使人们能够根据被害人学研究所揭示的规律,推断出自己遭受犯罪侵害的可能性,掌握预防被害的知识,主动采取预防被害的措施。

相关阅读: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微观经济学试题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
吉林师范大学职教部
二级建造师试题下载
河北大学公费研究生
新视野大学英语2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英语2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