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1-12-09 共107人浏览过

331-社会工作原理_331参考教材知识点

简述社会工作者助人过程的特征。[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研]答: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特征主要包括:
( 1)助人过程是帮助受助者获利的过程
社会工作是以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为出发点的,是利他的而非出于利己动机的,是帮助困难人士和群体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过程。虽然通过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也会得到社会所认可的报酬。
( 2)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
受助者的需要表达和有力配合与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行为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助人过程。社会工作特别强调“与服务对象一同工作”。助人活动是双方围绕解决困难和问题而展开的持续互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双方互相理解对方的行动,相互合作,共同去实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目标。
( 3 )助人过程是不对称互动
不对称是指互动双方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不对等,是双方在质和量上的差距。助人过程的不对称表现为∶①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社会工作者具有较多知识,了解获取受助者所需对象的方式和手段,而受助者则缺乏信息。②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是为了受助者获利,他不求回报,而只有使命感或实现感。③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虽然社会工作过程强调受助者的主动参与,但由于诸多原因,受助者常显得被动,而社会工作者则处于主动地位,他要积极地去推动合作过程。


查看完整版:  2023江苏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合集


名词解释:家庭社会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答︰家庭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面临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要的专业服务活动。要点包括:家庭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它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我国开展的家庭社会工作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家庭的救助和帮扶、改善家庭亲子关系的服务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名词解释:认知理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研]
答︰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心理分析学不同,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331社会工作原理怎么复习_331考研网课下载


查看完整版:  2023江苏师范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合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


医学教育考试网_国家执业医师/主治医师/康复治疗师题库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