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1-22 共42人浏览过

【德谟克利特路线名词解释如下】

德谟克利特路线名词解释:

亦称“唯物主义原子论哲学”。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路线。其主要代表是德谟克利特,他领导了公元前5世纪的唯物主义者跟唯心主义和宗教的斗争。其哲学路线是以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为出发点,运用和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学说,并以此来解释自然现象。原子论哲学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其基本属性是充实性,无空隙,既不能毁坏和改变;也不能产生和消灭。原子有大小、形状、重量的不同,是一种存在。

原子的第二属性是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虚空相对于原子是绝对的空无,是原子活动的场所;较原子,它是一种非存在,即没有充实性,但同原子一样,也是一种“实在”。

在解释万物的形成时,他们认为,由于大小、形状及重量不同的原子在虚空中随意运动着,由于速度、方向上无规则,相互发生碰撞,结果以各种方式彼此勾结,这就形成了世上各种事物。

由于原子的数量、大小、形状的不同,结合起来的原子就形成了不同性质及不同形态的事物。

整个宇宙中不同性质的万物及万物的生死变化都是原子的相互结合与分离的结果。原子论哲学还以原子与虚空的关系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不同现象。

比如,他们对磁石吸铁现象的解释认为,二者都是由原子构成,只是磁石的原子比铁的原子较松散,有较多的空隙,因而,磁石的原子有较强的活动力,容易向铁移动。而铁的原子结构则相反,所以铁被磁石所吸引。

他们在解释人的灵魂时,认为灵魂是由一种运动较快、光滑精细的环形原子构成,它们遍布人的全身,当生命停止时,这些原子就分散了,灵魂也相随消灭了。原子论哲学在认识论方面,初步形成了朴素的反映论。他们认为,认识有两种“真实的认识和暗昧的认识。”暗昧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真实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

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原子与虚空。原子论哲学在解释万物本质及自然现象时,只着眼于某一种直觉的猜测,缺乏科学性。

但毕竟是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果。在哲学理论上较以前的唯物主义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因而,列宁把古希腊唯物主义发展路线称为“德谟克利特路线”。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计算机二级c语言真题
国际金融理财师afp
基金怎么玩才能赚钱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答案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
恭喜考研成功后祝福语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答案第四版
考研小作文万能模板
儿科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
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
afp报名
大学英语2课后答案
二级建造师试题下载
财务管理学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