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避难②名词解释如下】
政治避难名词解释:亦称政治庇护。因政治原因而向外国寻求保护以规避受本国管辖。获准政治避难者,受准许避难国的保护,不受引渡或驱逐。
1793年法国宪法最早确立了政治避难制度。该宪法规定,法国对为了争取自由而流亡到法国的外国人给予庇护,对专制者则不给予。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宪法确立了政治避难制度。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第14条第1款规定:“人人有权在其他国家寻求和享受庇护以避免迫害。”按国际惯例,获准政治避难的人享有不受引渡或驱逐的保护,并享有在保护国的入境居留权。
我国1982年宪法第3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根据该款规定,政治避难在我国指:①受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②提出政治避难的原因必须是政治原因,不包括一般刑事罪犯;③是否准许政治避难属于国家主权行为,我国政府有决定权;④准许政治避难者,不受引渡或驱逐,享有入境居留权。

相关阅读:
成都理工影视学院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辽宁医学院药学院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5
新视野大学英语答案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答案
中国证券考试网
毛概辨析题
山东财政学院mba
锦州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