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1-12-16 共30人浏览过

中国人大331社会工作原理书目_331考研资料全套

简答题:儿童福利政策
答:儿童福利政策是指促进所有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套谋求儿童幸福的方针或行动准则。儿童福利政策包括儿童福利津贴,教育保护法规、儿童在家庭中的权益、地位及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等。


查看完整版:  2023中国人民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合集


简答题:如何看待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答: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而非相互排斥。其关系主要表现为:
( 1)理论知识是对许许多多个人经验的理性总结。它揭示了个人经验中所包含的共性、普遍性、恒常性,通过系统和合乎逻辑的研究,指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趋势。
( 2)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互为补充。个人经验能提供个性特点的信息以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理论知识可以提供理论逻辑以补充个人经验的不足。
( 3 )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缺一不可,社会工作者均应加以重视。

名词解释:标签理论[河北大学2017年研;中山大学2015年研;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标签理论是指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工作理论。标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没有一种行为是天生偏差的,偏差是要定义的。不同的社会把不同的行为标记为偏差。标签理论者相当注重少年犯罪者被逮捕及受审判后的烙印影响,并认为少年犯错在所难免,而他们的犯罪行为之所以会加重是来自于警察、法官或司法系统所给他们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偏差有两种,初级偏差和次级偏差。初级偏差是指未被人指认或惩罚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相当普遍的。而次级偏差是由于司法人员及一般社会人士对于偏差少年初级偏差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标签理论讨论的重点是次级偏差行为。认为标签的过程犹如一种烙印,是一种强烈的负面看法,会使个体改变自我意识,并陷入“偏差生涯”。标签影响人的自我认同,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偏差行为。

331社会工作原理名词解释_331考研大学资料


查看完整版:  2023中国人民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资料合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


医学教育考试网_国家执业医师/主治医师/康复治疗师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