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比较教育名词解释如下】
整体研究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
局部研究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的某个方面进行个别的,深入的,剖面的研究。
专题比较是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较是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
总体比较是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全面的综合比较研究,揭示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的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工作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规定除伙食费和医疗费以外,对保育学校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并对13所政府承认的保育学校实行国库补助。
1933年,英国颁布了《哈多报告》,(即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这是推动英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文献。
1995年,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项耗资为7、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以上的儿童都能接受3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凭证计划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不能帮助4岁以下的儿童。
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编织学校,照顾和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学前教师用以下课程训练儿童名词解释:
编织、缝纫、阅读、唱歌、书法、背诵、算术、辨色,自然史、圣经等。
法国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母育学校”的先驱,她具体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促使政府将日间看护中心改造为母育学校,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母育学校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对全体儿童进行体、德、智全面发展的教育。母育学校招收2—6岁的儿童,并根据年龄发展阶段编班。
德国巴乌利美托儿所招收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动并已断奶的1—5岁的婴幼儿,重点在于保护其健康。保育所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和营养丰富的饮食,大力提倡户外活动。作为农忙季节的托儿所,教育在那里只是附带进行的,内容有语言训练、唱歌、社会道德训练和生活规律的培训。
德国热心于幼儿教育事业的新教派牧师,在她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幼儿学校运动。
1837年,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命名为“幼儿园”。与德国以往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禄倍尔的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庭的儿童为对象。
1924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福利法》,规定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先地位,基本奠定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即把学前儿童的教育视为青少年福利事业,并规划青少年福利部门管辖。并提出“白天的幼儿之家”和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
1970年,联邦德国教育委员会在讨论《教育结构计划》时,也把学前儿童的教育纳入计划的构想之中。将整个教育系统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领域,并把幼儿园3—4岁儿童的教育纳入了教育体系中的初等教育部分;把5—6岁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从此,学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初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体统的幼儿园;幼儿园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根据不同教育家的名字命名的幼教机构。
教学应围绕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培养其应付未来生活的能力。
幼儿园和保育学校。
海伊斯科普认知取向课程模式、银行街模式、直接指导模式、发展适宜性课程、显性课程和零点计划课程。
1938年,苏联教育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它是根据《幼儿园规程》编写的,它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将幼儿园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方式等具体化了。
1938年,联邦政府第一次介入幼儿教育领域,并在此领域作出了第二项大的举动—成立了高丽夫人儿童中心。联邦健康部出资在每一个州的省会建立一个高丽夫人儿童中心,之所以这样命名,是为了纪念高丽夫人对澳大利亚幼儿教育组织所作的巨大贡献。
米德报告建议政府对各种学前教育机构,增加资金投入,建议政府关注家庭、社区和国家在学前教育中的相对作用。它在资金方面的建议对新西兰早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76年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儿童保育教养法》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在费用上实行由国家和社会共同负担,使所有儿童从出生6个月开始到入学前在托儿所、幼儿园接受平等的免费教育。托儿所招收进幼儿园以前的孩子,幼儿园对4周岁至5周岁的儿童进行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了“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了《适用于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也译为《蒙台梭利教育法》,全面阐述了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人有和动物共同的由一细胞发育成胎儿过程的“生理胚胎期”。
从出生的“精神空白”到1岁左右形成和发展了许多心理感受点和器官的“心理胚胎期”。
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发地选择和操作活动材料并经由专注于活动而有所发现和发展的活动。
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种结构或组织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可以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种相同或类似的情景中去。
同化是把外界现实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是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在主体对环境能动的适应过程中,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技能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就叫做“平衡”。
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主要指儿童在主动与物体作实际的接触并对接触的事物加以操作、捉摸而获得的经验。
是指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即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念的交流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经验,是儿童无法从和物体直接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与概念。
是指智力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而且,这组能力中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
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他所谓的多元理论的基本结构。
是指儿童和成人进行的许多活动是发展性的但不一定是普遍性的,也就是说非普遍性领域指的是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领域或发展的才能。
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如名词解释:
演说家、作家和政治领袖丘吉尔。
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如名词解释:
音乐天才名词解释:
莫扎特。
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如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
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画家毕加索。
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如名词解释:
美国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
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如名词解释:
哲学家柏拉图。
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如名词解释:
美国黑人领袖、社会活动家马丁-路德-金。
是指关于观察、分类、鉴别、乐于饲养、种植的能力,表现在对自然现象敏感和对探索大自然的热爱上。如进化论者达尔文。
是一个教和学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展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儿童的百种语言意味着儿童用100种(多种)不同的方式或者100种(多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表达他们的态度。儿童能够用文字来表示视觉,也能够用图象来表达声音,他们对各种媒介的运用,构成了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这个文献被誉为是“为儿童人权拟定种种保证的第一项国际法律文书”,该公约为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和福利订立了54项条款,要求所有的缔约国保证18岁以下儿童的合法权益。公约可概括为4项基本原则名词解释:
儿童的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原则,无歧视原则。
被视为一个统一的领域,现已为国际所公认。它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
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母育学校》一书中论述了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当今,家园共育是大教育观的体现,是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河北师范大学教务系统 |河北师范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西南科技大学教务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教务系统 |黄淮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河北师范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重庆交通大学教务系统 |荆楚理工学院教务系统 |温州医科大学教务系统 |文华学院教务系统 |曲阜师范大学教务系统 |青岛工学院教务系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务系统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务系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教务系统 |吉首大学教务系统 |潍坊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教务系统 |怀化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湖南大学教务系统 |沈阳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广西外国语学院教务系统 |青岛黄海学院教务系统 |广东工业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南通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陕西科技大学教务系统 |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 |太原理工大学教务系统|合肥师范学院教务系统 |四川传媒学院教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