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1-11-25 共39人浏览过
课后习题答案,上大学教材课后答案网这里资源超全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课后答案及必背知识点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课后答案及必背知识点


马原概论第3章课后答案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答案完整版


结合毛泽东的《实践论》,谈谈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 1)毛泽东《实践论》的主要观点
毛泽东强调:“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并推动实践在认识指导下不断深入推进。这个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发展,而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





大学教材课后答案网里面包含历年真题有视频讲解,每年真题的考点重复率挺高,可能还能碰到完全一样的!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课后答案及历年真题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课后答案及历年真题

“存在就是被感知”。[浙江财大2017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 1)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 2)评析
这种观点是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它说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经验获得的感觉材料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结起来。但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感知不到的,未必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所以“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原概论习题集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课后答案

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温州大学2017年研]

答:( 1 )人们追求自由,但要受到必然性的限制
自由就是超脱必然性的限制,受到限制就意味着不自由。但人在实际生活中又不能不受到必然性的约束限制。人只有对必然性进行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做了必然性的主人,才能有自由的体验和感受。
(2)自由只能是有意识的人的自由
物之间没有自由可言;动物和环境之间也谈不到什么自由,一切客观存在物都是无条件地服从着必然性的限制,只有人才能谈得上自由的问题。对人的活动而言,必然性是依托,为人提供生存条件,它又是障碍,阻碍人按自己的意志发展。人的主体性恰恰要战胜这种必然性的制约,按自己的意志发展,让实践的结果符合自己的目的。人要做自然界和自己生活的主人。一句话,只有人才能享受自由的美意,成为自由的主体。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考试重点及真题解析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考试重点及真题解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点击左侧分类,或搜索查找您要的产品)
  • 显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