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课后答案及必背知识点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课后答案及必背知识点
马原概论答案课后_2018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1.2课后习题详解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现代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做出了科学的概括:“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找考试视频网课资料,上大学教材课后答案网。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课后答案及历年真题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课后答案及历年真题
“存在就是被感知”。[浙江财大2017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 1)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 2)评析
这种观点是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它说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经验获得的感觉材料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结起来。但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感知不到的,未必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所以“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原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库(附答案)
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温州大学2017年研]
答:( 1 )人们追求自由,但要受到必然性的限制
自由就是超脱必然性的限制,受到限制就意味着不自由。但人在实际生活中又不能不受到必然性的约束限制。人只有对必然性进行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做了必然性的主人,才能有自由的体验和感受。
(2)自由只能是有意识的人的自由
物之间没有自由可言;动物和环境之间也谈不到什么自由,一切客观存在物都是无条件地服从着必然性的限制,只有人才能谈得上自由的问题。对人的活动而言,必然性是依托,为人提供生存条件,它又是障碍,阻碍人按自己的意志发展。人的主体性恰恰要战胜这种必然性的制约,按自己的意志发展,让实践的结果符合自己的目的。人要做自然界和自己生活的主人。一句话,只有人才能享受自由的美意,成为自由的主体。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考试重点及真题解析
查看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考试重点及真题解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
- 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