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校名词解释如下】
大校名词解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军衔衔级,始设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1965年实行军衔制期间曾设置此衔。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的规定,大校衔为高于上校低于少将的校官军衔,授予副师职(正旅职)至正军职军官。大校衔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授予。 大校军官的军衔晋级为选升,无年限规定,以军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和对国防建设的贡献为依据。 此外,有的国家称上校为大校,如现在的越南和旧日军的校官,均区分为三等,第一等称大校,实际上是上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微观经济学试题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
吉林师范大学职教部
二级建造师试题下载
河北大学公费研究生
新视野大学英语2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英语2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