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2-17 共30人浏览过

【未来遥控飞行器名词解释如下】

未来遥控飞行器
遥控飞行器可以攻击和直接撞击敌机,杀伤力与有人系统相当。以色列使用美制“鹧鸪”(Chukar)遥控飞行器证明了无人机在实践中能够作为一种导弹发射平台。大量在研究的原理型和试验型遥控飞行器是为执行防御压制和突防任务而设计的,包括投射破片炸弹和燃烧弹作为制导和非制导导弹发射平台,乃至用无人机上装备的机炮向目标射击。重复使用的遥控飞行器,如科学发展有限公司的“天眼” R4E-40 能够携带制导火箭或制导导弹打击各种目标。罗特克工程有限公司计划用“毒刺”导弹和头部有激光跟踪传感器的火箭,装备他们的遥控型“黑豹”(Panther)2 吨超轻型飞机。这种造价极低的飞行器包括机体、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在内成本仅 1.5 万美元,它能持续飞行两小时以上。
西德道尼尔公司已在研制一种无人机,它可先由一架有人攻击机携带到目标附近,然后无人机被投放出来,在自身传感器的引导下飞临目标投弹。
南非国家动力公司研制的“高巢”(Eyrie)小型攻击遥控飞行器具有独特的长菱形机翼和低可见特性,它能携带 4 枚 2.75 英寸火箭并装有机炮,续航时间为 7.2 小时,航程可达 160 公里。
1.一次性遥控飞行器和靶机
使用一次性遥控飞行器向目标投弹,已成为攻击型无人机最受重视的运用方式。1986 年 4 月,美国国防部负责工程与研究的副部长佛雷德里克森声称,美国正在实施若干项“神风式”遥控飞行器的计划。这种飞行器有弹头,按预定程序鉴定并打击敌方运载装置、雷达以及其他辐射无线电波的设施。这些袭扰型无人机不是一种平台,而是专为搜索特定的频率而设计的,它能沿着该辐射源的波束飞去并将其炸毁。
70 年代,通用动力公司的波莫纳分部与西德 VFW 公司达成一项联合计划,为美国空军和西德生产一种低造价一次性小型无人机,用于摧毁敌防空雷达。这种名为“蚯虫”(Locust)的飞行器是一种挺不错的设计,遗憾的是由于西德方面的拖延这一计划最终被取消了。
1979 年,波音军用飞机公司研制的一次性无人机是“蚯虫”计划的继续,这种机器人空中飞行器名为“勇敢”-200(BRAVE-200),它重 120 公斤,由两名地勤人员操纵和维护。“勇敢”-200 是一种一次性无人机,能摧毁敌方雷达,干扰敌机和其他辐射源,还能实施电子对抗和监视。在“勇敢”-200 上可加装可替换的寻的器、载荷和软件,从而根据敌方采取的对抗措施改变任务剖面图和调整飞行航迹。这种飞行器能爬升到 2500~3500 米高度飞往目标区域,然后待机巡航,一旦敌辐射源开机,它便锁定目标并立即俯冲,以小型常规弹头打击敌方的辐射源。
西德军方重新拟订了一项小型攻击无人机计划,称作 KZO。目前有几个竞争者,包括波音公司的“勇敢”-200 和道尼尔公司推荐的克莱恩·德罗
汉反雷达(KDAR)飞行器。每架无人机的成本在 4~10 万美元之间。道尼尔公司还在研究用不同的传感器装备这种飞行器,用于攻击坦克和其他目标。
西德 MBB 公司也在研制一种自主式机器人无人机——“帕德”(PAD)是为西德陆军摧毁敌方坦克、自行火炮和直升机而设计的。“帕德”无人机装在一个用于贮藏、运输、待命和发射的箱体内,每个箱体可容纳 20 部“帕德”并能由民用卡车运载,它同时也是发射平台。它靠火箭助推器发射,方法简便,当燃料烧尽助推火箭便与无人机分离,发射时这种攻击型无人机的霰弹机翼是未展开的,搜索状态时“帕德”能预编程序持续飞行数小时。一旦发现目标,它便立即急剧俯冲,以高精度综合末制导传感器瞄准目标,其弹头能够摧毁坚固的目标。目前 MBB 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利用不同的传感器组合完成反雷达任务的“帕德”无人机。
麦科克尔是设在亚拉巴马享茨维尔的美国陆军导弹实验室的负责人,他自 1974 年来一直在争取人们对 FOG-M 遥控攻击导弹(光纤制导)的关注,并在他自家的地下室内利用现成零部件研制改进了这种火箭助推攻击型遥控飞行器的部分组件。FOG-M 从一个箱体中发射,发射后机身上伸出短粗的机翼,像单丝鱼线的光导纤维绕在光箭的尾部。它的头部装有一个带变焦距镜头的电视摄像机,能够通过光导纤维将电视图像发送给操纵手,操纵手遥控引导攻击型无人机飞向目标,麦科克尔倾注心血的这个项目首先在销售方面遇到了很大困难,它无法与那些既定的计划竞争。不过,FOG-M 的一次成功的表演终于使它时来运转,在那次表演中,一名仅受过几小时训练的陆军下士在 6 英里(约 9.7 公里)外一架目标直升机的挡风玻璃内操纵它做进攻飞行动作,FOG-M 超群的性能和低廉的成本——每架 2 万美元,为它赢得了大批用户,五角大楼也表示有可能将 FOG-M 列入有专款保证的计划中。
2.对付有人驾驶飞机的遥控飞行器
若干年来,遥控飞行器的研究者们一直想使无人战斗机具有攻击有人驾驶飞机的能力。1972 年,美国海军的战斗机驾驶员在地面遥控一架改装的“火蜂”无人机与一架有人驾驶 F-4“鬼怪”式飞机进行了一场近距离模拟空战,这种“火蜂”无人机能够在不改变高度的情况下完成 6 重力加速度翻转,能避开“鬼怪”式飞机发射的“麻雀”导弹和“响尾蛇”导弹,并数次使对手遭到模拟攻击。
然而这次成功的空战以及其他一些类似的试验却未促成一项研制无人战斗机的计划。在无人运载器系统协会华盛顿特区分会于 1986 年 4 月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美国陆军研究局分管科学工程分部并负责机动性技术的官员赫尔利指出,研究部门正在探讨使用没有飞行员的飞行中队,以加强在战场前沿的空中优势。人们期望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来控制和引导这种“小型空中格斗者”在预定空域攻击敌机。赫尔利认为,目前计算机导航技术正在超过飞行员应付同样情况的能力。穿着抗过载飞行服的飞行员所能承受的重力加速度值不超过 4~5 个,而遥控飞行器则能够在更高的重力加速度值域内飞行。自主式近距格斗遥控飞行器能够按预编程序在预定空域攻击任何运动目标,还有可能安装一种敌我识别传感器系统。从遥控飞行器上能够发射像 AIM-9 “响尾蛇”这样的空对空导弹。
(1)北约的研究工作
北约的空军航空研究与发展咨询部研究了 2000 年后使用的无人空中优势飞机的问题。这种无人机将安装人工智能系统,不需要飞行员,但重要的
决定仍然要取决于一名地面控制人员,这种飞行器能在极为危险的环境中支援或替代有人驾驶飞机。目前,正在对这一系统的费效比进行论证。
英国计算机公司西康有限公司的一种机器人飞行器的原理模型机也有可能列入北约空军航空研究与发展咨询部的计划,它曾在 1986 年英国军事装备展览会上露面。这种重 11 公斤、长 1.5 米的原理模型机是一种未来的监视和攻击型无人机,取名“西康监视与攻击机器人”。它能从一个发射管中发射,采用 X 型机翼,机翼旋转时,这种飞行器很像直升机;若机翼固定在某一位置,它就能作喷气式飞行。在以直升机状态飞行时,X 型机翼靠装在翼尖的排气喷嘴旋转。这种飞行器由电动发动机提供推力,该发动机的动力来自一块锂蓄电池。它能爬升到预定的飞行高度执行侦察任务,并在不依赖地面控制的情况下,以自身的雷达和红外传感器控制敌方的活动。这种飞行器能够对观察到的目标进行分析,并对敌方的装备加以识别,把某些值得报告的情况进行数据编码发回情报中心。当它观察到一个值得自己作出牺牲的敌方目标时,便利用机头下面的的炸药载荷作自杀性攻击。“西康监视与攻击机器人”的设计航程为 161 公里,最大航速 161 公里/小时。
(2)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是一种政治上很敏感的机器人飞行器,这主要因为它是一种无人的、昂贵的装备。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重点是提高现役系统的性能,美国海军在通用公司的“战斧”式导弹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对地攻击型。这种 TLAM-D 导弹装填有 200 枚 BLU-97B 子弹头,在飞行中从导弹两侧射出,由一部弹上计算机控制这些子弹头飞向各个目标,这种武器能有效地攻击停在地面包括在掩体或机库内的飞机。美国海军还生产了一种垂直发射系统,以减小“战斧”导弹所占用的空间,使舰艇能装备更多的导弹,也可减少作战人员。
美国空军正在考虑改进波音公司制造的 AGM-86B 巡航导弹的电子系统。包括增加它的突防手段,如箔条、诱饵和闪光弹,从而能够突破苏联的防空系统。
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通用动力公司康的维尔分部正在研制一种采用隐身技术的先进的巡航导弹(ACM),包括采用特殊的几何外形、复合材料和一部低红外特征的发动机。从 1989 年底开始,一共要生产 1300 枚这种巡航导弹。美国研制的其他巡航导弹则着眼于具有超音速能力的飞行器。
苏联曾研制过 AS-15 导弹的海上和地面发射型,AS-15 是与“战斧”导弹相似的小型空中发射超音速低空巡航导弹。其海上发射型 SS-NX-21很小巧,可以从鱼雷管中发射。其地面发射型 SSC-X-4 是一种支援欧亚战场作战的机动式系统。较大型的 SS-NX-24 巡航导弹已从一艘专门改装的 Y 级核动力巡航导弹攻击潜艇上进行了飞行试验。尽管苏联的巡航导弹可能是为安装核弹头而设计的,但它们非常精确,能装常规弹头,能对机场和雷达站一类的高价值目标构成有效的非核威胁。
3.灵巧炸弹
美国空军已在通过加紧研制新的“宝石”系列炸弹提高灵巧炸弹的智能,这种炸弹能够在没有人员制导的情况下自行跟踪目标。这种重 906 公斤的自导引炸弹的研制工作是在埃格林空军基地的军械分部进行的。它存储了计算机化的目标图像,并使用红外传感器做出相应的地形判读。有人飞机可以在远离某一敌方防空系统的情况下使用灵巧炸弹攻击目标。每枚灵巧炸弹的成
本约 10 万美元,如果能够减少以往在近距投弹时面临的困难,那么这笔费用还是合算的。在此之前,飞行员事实上不得不飞临目标上空,借助激光束对目标的照射来引导炸弹。
1986 年袭击利比亚时,美国空军的一架 F-111 飞机在投掷一枚激光制导灵巧炸弹时被地对空导弹击中。新研制的“宝石”机器人炸弹则可以完成对于飞行员和领航员来说十分危险的任务。美国空军在 1990 年初将自导引炸弹列入武器清单,首先是对这种炸弹进行 6 个月的高速飞行试验,从 F-4“鬼怪”式飞机上投放。下一步,F-15、F-16、A-7A 和 A-10 飞机都将装备“宝石”炸弹。
直升机的出现不仅是航空学上的革命,同时也改变了现代战争的进程。直升机能够在一个固定位置上盘旋,能垂直起降,这导致了空中作战任务、战术和作战能力的新的发展。直升机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使美国陆军从单纯的地面作战部队变为能够越过敌方的部队和地域的一支快速机动的作战力量。海军可将许多由水面舰只承担的反潜和扫雷任务交给旋翼飞行器去完成。海陆空军都需要直升机执行搜索与营救任务,并且都已使用这些多用途平台完成特殊的使命。
本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海军反潜无人直升机计划(DASH)中首次试验了旋翼无人机,但担负作战任务的海军部队却不接受这种无人机,因为几次试验表明这些早期的系留式无人机严重影响了水面舰船甲板上的其他行动。康涅狄格州布卢姆费尔德的卡曼航空空间公司,在 70 年代的舰用系留空中平台的尝试中也经历了同样的失败,该计划是与美国海军研究局签订的合同。像无人反潜直升机一样,舰用系留空中平台在海军研究与发展部门中拥有支持者,但是来自作战人员方面的许多批评意见最终占了上风,这项计划未能实施。
当今的技术进步已经能够使旋翼遥控飞行器自由地飞行(不必系留)。旋翼遥控飞行器适合当今作战的需要,它对美国海军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军队具有吸引力,尽管美国海军为满足当前需要在 1986 年购买了以色列研制的“先锋”固定翼遥控飞行器,但是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已经将目光集中在完成未来使命的小型垂直起降无人机上。
旋翼遥控飞行器能够在所有舰船上使用,从最小的巡逻艇到最大的航空母舰,并具有超视距观察能力。它们能在三维空间上迅速全方位机动,亦能与特定的舰只或特遣舰队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配合海上和地面的作战行动。旋翼遥控飞行器能够有效地完成各种海上任务,如舰对岸炮击的目标指示和射击校正、声纳浮标的投放,还能在任务所要求的特定位置上作诱饵,模拟一架盘旋的直升机或一艘锚定的船只。它们不需要固定翼遥控器所必需的笨重装置,如发射器和包括减速伞、回收网或拦阻装置的回收系统。遥控直升机的起飞与回收的操作几乎不需要什么训练和技能。
发射和回收旋翼遥控飞行器面临不少困难,如夜间、恶劣气象条件、不停摆动的舰船及有限的飞行甲板,这些都阻碍了 60 年代和 70 年代在旋翼遥控飞行器的进展。旋翼遥控飞行器无法靠有人飞机从空中发射,而美国空军认为这种发射形式对大多数任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海军也有同样的要求。
4.“哨兵”(Sentinel)
加拿大航空公司 CL-227“哨兵”无人机的作战型正在为其他一些遥控
直升机所仿效,它采用了与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兰普斯”(LAMPS)相似的降落系统。“哨兵”由发射与回收数据链控制在舰船周围数英里范围内活动,控制信息从作战室传送到发射/回收台,飞行器在发射/回收台的操纵下可以悬停在着舰平台上。空中飞行器依据指令放出一个吊索盘,拉出一条凯芙拉吊索,将这条吊索系在着舰平台的绞盘上,便可以将旋翼无人机拉住。一名舰上操纵手根据飞行器接收的信息及电视图像,通过遥控指令操纵其飞行,无人机按预编程序指令,也可以进行某种程序的独立飞行。未来人工智能方面的进展将提供完全自主飞行的系统。
美国海军研究人员认为“哨兵”是一种特别有吸引的遥控直升机,至少可以作为验证旋翼无人机方案的试验机型。由于它独特的水滴式外形,还被称为“花生”。在它的顶部装有一部 50 马力燃气涡轮发动机,中部是控制部分并装有两部反转 3 叶片螺旋桨,下部是数据链和载荷,可包括图像、声响、红外和雷达单元,视任务情况而定。CL-227 的发射重量为 127 公斤,它能够携带 22 公斤的炸药载荷。包括着陆架在内,只有 1.6 米高,机身部分的直径仅 0.6 米,旋翼叶面的直径为 2.5 米,因而能够从较小的舰船上起飞。“哨兵”续航时间 4 小时,在时速超过 129 公里时的最大飞行高度可达 2800 米。由于飞行速度低,有些人认为它容易成为敌方的目标。事实上其他一些因素可以保证使这种遥控直升机及类似的飞行器不易成为打击的目标。由于旋翼下冲气流将机内排出的废气冲淡,因而对红外制导武器来说它排出的热辐射很少。CL-227 机身的曲度及其表面没有锐角的特点,使其雷达反射特征不明显,雷达反射截面积约 1 平方米。它的旋翼叶片由低反射复合材料制成,并在选定的部位使用了雷达吸波材料。它没有固定翼,是一个目标特性很小的目标,被发现的距离小于 2 海里。低速旋转的机翼噪声很低,被发现的距离不到 0.24 海里,用于执行秘密监视任务确实很理想。也许这种飞行器最大的优点是其造价不比面对空导弹高多少,如果敌方为它而耗费弹药就很不合算。美国陆军正在鉴定 CL-227 在旅一级作为近-中程作战监视系统的性能,加拿大人也在试验将遥控直升机用在他们的护卫舰上,英国则试图将它作为一种诱饵。英国人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经验表明,箔条虽然可以诱骗攻击舰船的导弹改变方向,但结果却使它转向了另一艘舰只。遥控直升机则能以自身作为吸引导弹的诱饵,保护舰船免受攻击。按计划,CL-227 在全尺寸研制阶段之后于 1988 年投入生产。
5.美国的旋翼遥控飞行器
美国陆军希望用旋翼遥控飞行器作为模拟苏联有人直升机的靶机。坐落在俄克拉荷马州弗雷德里克的海因斯航空工业公司接到了军方的一份合同,生产若干架 H-5 遥控直升机。其外观就像苏联的“雌鹿”直升机。这种飞行器全长 8.2 米,高 2.5 米,机舱宽 137 厘米,空重 634 公斤。陆军正在使用 H-5 作为试验雷达控制的防空火炮和地面导弹的低造价靶机,并打算在今后几年内购买约 400 架遥控直升机靶机。海因斯公司计划用 H-5 无人机担负极为危险的飞越防区的侦察,以及作为进攻武器遥控定点投放的平台。携带炸弹的遥控直升机在高威胁环境中执行某些任务,可能是直升机作为空对空武器平台使用的方向,美国陆军研究局已在研究使用空中格斗遥控飞行器在战场前沿夺取空中优势,H-5 这样的旋翼无人机也许能胜任这类角色。
特莱汀·瑞安公司研制了一种装 50 马力发动机的 1/4 尺寸米-24“雌鹿” D 型直升机的靶机,最初它是作为防空火炮靶机而构想的,但该公司一度曾
希望得到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支持,以这种飞行器为基础研制一种战术监视型无人机,后来企业的破产使该公司中断了研制未来遥控直升机的努力。旋翼遥控飞行器会给海军陆战队带来方便,因为海军陆战队不像其他部队那样要求远距离监视,况且在海滩上几乎无法发射、回收和控制固定翼无人机。
飞行器系统有限公司参与了两项遥控直升机研制计划。“大黄蜂”是得克萨斯直升机公司“黄蜂”直升机的遥控型。“飞马”CH-84 共轴遥控直升机的外观类似于 60 年代的反潜无人直升机,不过它采用了最新的监视、侦察和通信技术。它是一种相当庞大的飞行器,空重为 278 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为 969 公斤,旋翼直径为 6.1 米,机身高度为 2.7 米。它的有效载荷包括前视红外系统和激光测距/指示器。
美国迈阿密的航空电子公司推出两种“蜻蜓”小型遥控直升机(RPH),一种携带电视摄像机,另一种可携带雷达/红外传感器。RPH-1 长 2.4 米,主旋翼直径 3 米,该机空重仅 26 公斤,能携带包括燃料在内的 26 公斤有效载荷,它的航速可达每小时 122 公里,最大飞行高度为 3046 米。较大的 RPH-2 长 2.7 米,旋翼直径 3.6 米,其空重为 38 公斤,能够携带 26 公斤的载荷和燃料。“蜻蜓”由高频无线电指令控制,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在试验中曾用它为防空反坦克系统提供视频图像。“蜻蜓”无人机潜在的军事用途包括:侦察、监视、攻击、小型器材的运送、假目标、中继和空中照相。
6.欧洲和中国的旋翼无人机研究
法国多兰德公司的 D5.7 是在 70 年代初进行的一项尝试,这是一种从飞机上投放的遥控旋翼滑翔机,可携带载荷进行软着陆,目前这种系统还只限于试验性飞行。70 年代中期,法国和西德共同着手一项称为“百眼巨人”(Ar-gus)的联合计划,研制一种系留型自主式战场雷达监视系统。它以道尼尔公司的“田凫”(Kiebitz)旋翼机为平台,安装了法国 LCT 公司的“俄耳甫斯”(Orphee)侦察雷达,这种飞行器在 1979 年 5 月成功地进行了数次试验,它的飞行高度在 305 米以下,通过电缆将雷达数据发回到地面站。波音公司在美国继承了“田凫”的研制和应用成果,并作为对道尼公司的回报,将波音的“罗盘帽”系统提供给西德。尽管“百眼巨人”系统最终因采用了“百眼巨人”2 型而被取消,但它毕竟是一种自由飞行的遥控直升机,以 MTC Ⅱ遥控直升机为基础的“百眼巨人”2 型监视系统在 1985 年巴黎航展上首次露面,这种飞行器装有一部 40 马力活塞发动机,并有一部共轴反转旋翼,它的最大载荷为 49 公斤,续航时间为 2 小时,能执行战场监视、地面目标侦察,以及探测直升机目标等任务。
英国 ML 航空电子公司的“精灵”(SPRITE)小型遥控直升机,由五角大楼主持在华盛顿外的杜勒斯机场进行了飞行试验。“精灵”的机身直径仅 650 毫米,高 900 毫米,旋翼直径 1600 毫米。它能够携带 6 公斤的传感器单元,最大时速达 110 公里,续航时间为 2.5 小时。它设计用于战术侦察、炮兵观测,核、生、化武器的早期探测、目标指示以及警戒监视。美国空军打算把“精灵”作为空基损伤评价飞行器,美国海军则有意将它作为检查接近舰船前方浮游物的系统。“精灵”也引起了美国陆军的注意,它有可能为前方作战坦克指示目标,也可作为美国快速部署部队的一部分,因为一辆轻便越野车就可运载这种遥控直升机及其附属设备。
英国的传感器制造厂商文特姆有限公司正在寻求获得旋翼遥控直升机,为该公司的一些新型传感器找到理想的平台。他们决定制造自己的无人旋翼
飞行器,这种飞行器类似于普通旋翼直升机,只是其旋翼叶片是无动力的并保持在零迎角上。它直接从发动机获得水平推力,并由于旋翼相对于气流存在着一个斜面而获得升力。尽管不能垂直起降,但性能与短距起降飞机相当。
中国南京某研究院制造了一种小型试验性旋翼遥控直升机,定名为“南京”2-2。它尾部有一部主旋翼,靠一部 5 马力发动机提供动力。中国试验这种飞行器是为了研制更先进的遥控直升机。
7.非旋翼垂直起降飞机
有一些非旋翼但具有垂直起阵能力的遥控飞行器正在用于完成某些军事任务。总部设在巴尔的摩的美国 AAI 公司正致力于研制一种用于实时电视侦察的垂直起降高速高空遥控飞行器。西德道尼尔公司研制了一种十分新颖的可变推力矢量垂直起降遥控飞行器,这项研究是德国工程师 A·利皮希于二次大战后最先在美国开始的,二次大战期间他曾负责研制纳粹的“彗星”火箭拦截器。道尼尔公司通过与西德国防部签订合同获得了利皮希的研究成果。这种飞行器的涡轮轴流式发动机通过偏转燃烧室和非活动叶栅获得垂直升空的偏转推力,它能够进行亚音速飞行。道尼尔公司已经在与英国 HSD 有限公司合作研制这种可变推力矢量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海用型,取名为“海上飞行器”(Maritime Aerdyne)。“海上飞行器”上将安装一部涡轮轴发动机,能驱动两个九叶片有罩螺旋桨,以级联型矢量可变推力控制装在每个喷管后方的螺旋翼片。
美海军陆战队在桑地亚国家实验室的帮助下研制了一种 36 公斤带罩叶片飞行平台——机载遥控装置(AROD),它的剖面直径仅 0.9 米。机载遥控装置的电动样机已经面世,更先进的采用 25 马力汽油或柴油发动机的系统正在开发研制中。机载遥控装置可作为前线指挥官对陆战队营、连级的直接支援,它能帮助指挥官观察到 25 公里外的小山一类的自然地物。除用于侦察外,它还可以进行导航和激光测距,是有效的炮兵前方观察哨,还能执行探明并排除雷场、发现敌核生化力量以及实施反装甲战等任务。装载超高速火箭的机载遥控装置可能成为坦克的克星,例如为美国陆军研制的小型“长钉”(SPIKE)火箭,能攻击坦克防御最薄弱的顶部。机截遥控装置依靠纤维光缆把图像从机上摄像机传递到操纵手的头盔平面显示器上,操纵手用操纵杆控制机载遥控装置的动作,精密的陀螺系统足以使该平台在风速达 50 公里/小时的情况下保持平稳。
未来战场上可能会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飞机,它们能够在瞬间发射、转向、前冲、爬升、俯冲,在作战中能够像蜂鸟那样机动。遥控直升机和其他垂直起降遥控飞行器在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及战术运用方面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旋翼无人机将像有人直升机那样在现代战争中产生惊人的效果。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联系我们
微信号:zqc4950【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