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经验论名词解释如下】
数学经验论名词解释: 现代数学哲学的一个派别。 代表人物为拉卡托斯(Lakatos,I.)、卡尔玛(Kalmár,L.)、莱曼(Lehman,H.)等。数学经验论的思想萌芽出现在本世纪30年代。当时,由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表明,想把数学完全置于逻辑相容性基础上的努力根本无法实现,因而一些数学哲学家开始重新考虑数学发展同经验和应用的相互关系。后来,由于科学哲学中历史学派的影响,使数学经验论日趋成熟。 60年代后出现了一些较为系统、深入的论着。数学经验论主张,数学理论的来源和验证标准是经验。 它所说的“经验”是指科学实验。它明确地把“感觉”和“经验”加以区别,反对用直观感觉束缚数学的发展。 它认为数学理论的逻辑出发点并不绝对可靠,需要不断进行检验和修正。它还认为数学的对象是一种客观的思想实体,而构作证明和反例是发现数学对象的方法。上述观点,反映了数学界里唯物主义现实精神的增长。然而,数学经验论把数学真理看成完全不确定的东西,否认其客观标准,并把数学的客观性理解为人类的数学概念的共有性。 这反映了它受到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很大影响。数学经验论的出现,在促进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相互作用,促进数学方法论研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阅读:
毛概辨析题山东财政学院mba
锦州教育学院
广告学院
电路第五版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新概念英语课文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
物理第五版课后答案
普通话等级考试资料
物理化学第五版答案
考研助考网
大学体验英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