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哲学②名词解释如下】
经济哲学名词解释:经济学和哲学结合而产生的跨学科交叉学科。旨在通过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的联盟,发挥两门学科的优势,对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社会存在和发展问题进行整体性的综合研究。一方面,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经济,“历史之谜”的谜底蕴藏在经济生活的领域中,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结原因,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生活中去寻找;另一方面,真正的哲学作为“自己的时代精神的精华”,能给人们认识社会提供真切的理解力、批判力和判断力,有助人们追根究底地去揭示社会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经济哲学的兴起有深刻的学术背景,是经济学和哲学融合和变革的产物。在古代,经济学原本就包含在哲学之中。随着人们对社会认识的逐步深入,在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之后,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并沿着分化的道路产生了许多分支。时至今日,经济学范式的逻辑基础及其分析方法越来越显现出局限性名词解释:在“理性经济人”的先验前提下,理性的逻辑被用来演绎和设定现实的经济过程,非理性因素在现实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被掩盖了起来;对数学方法的过分崇拜,使“经济人”最终变成一种呆板的灵魂,使经济学研究忽视现实社会制度、文化历史背景等因素,成为一种符号化的“黑板经济学”。与此同时,哲学也面临变革的要求名词解释:传统理性主义主张的“人类绝对中心论”,造成生态危机;对人的研究要求超出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抽象对立的语境,从生活世界出发,全面研究人的理性与非理性。马克思是将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典范,他从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走向历史的深处。这从他的许多重要著作的篇名就可看出,如《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等。马克思的哲学是经济学的,同时他的经济学也是哲学的。这种相得益彰的创造性结合,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贡献,并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经济哲学兴起的另一原因是社会实践的需要。从全球看,无论是知识经济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等;或者我国改革开放遇到的重大问题,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抓住机遇发展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问题等,都需要经济学与哲学的联合研究。国外出现一批有影响的经济哲学著作有名词解释:罗宾逊的《经济哲学》、霍利斯的《理性经济人名词解释: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哲学批判》、米塞斯的《经济学认识论》、罗森布尔基的《微观经济规律名词解释:一种哲学的分析》等。对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仍有不同认识名词解释:有的学者主张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系统;有的学者认为其研究对象是经济理论的发展规律、经济学的前提和基本概念;还有的学者认为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哲学。

相关阅读: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真题
综合教程2学生用书答案
综合教程2答案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课后答案
综合教程4答案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辽宁医学院药学院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5
新视野大学英语答案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答案
中国证券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