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2-01-24 共34人浏览过

【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如下】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
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
2、经济模型名词解释:
是指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子,从而建立起模型。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模型对假设所规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经济模型本身可以用带有图表或文字的方程来表示。
3、边际分析法名词解释:
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
4、机会成本名词解释:
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名词解释:
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不能用于决策。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6、正常利润名词解释:
指企业主若果把这笔钱投资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
7、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名词解释:
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得开支,它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需求量名词解释:
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2.需求函数名词解释:
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式。
3.需求曲线名词解释:
假定需求函数中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示式。
4.个人需求曲线名词解释:
表示单个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5.行业需求曲线名词解释:
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6.企业需求曲线名词解释:
表示某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7.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名词解释:
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
8.供给量名词解释:
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9.供给函数名词解释:
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10.供给曲线名词解释:
假定影响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示式。
11.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名词解释:
供给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动时,供给曲线的位移;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沿原供给曲线发生的变动。
12.供求法则名词解释:
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决定市场价格,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称之为供求法则。
13.需求—供给分析法名词解释:
通过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供需双方及其影响因素和价格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工具。
14.外溢效应名词解释:
经济学把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称为外溢成本,把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的部分称为外溢效益,这类现象统称为外溢效应。
15.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名词解释:
私人成本是指从企业角度计算的产品成本,社会成本是指从社会角度计算的产品成本。
16.私人效益和社会效益名词解释:
私人效益是指从企业角度计算的产品效益,社会效益是指从社会角度计算的产品效益。
17.公共物品名词解释:
在社会生活中,有一类产品和劳务被称为公共物品,它有两个重要我特征名词解释:
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它性。
18.信息的不完整性名词解释: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消费者拥有的产品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甚至是错误的。
 
第二章    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计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需求弹性名词解释:
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就是需求量变动率与影响因素变动率之比。
2.价格弹性名词解释:
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等于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3.点弹性名词解释:
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4.弧弹性名词解释:
计算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这种弹性称为弧弹性。
5.完全弹性名词解释:
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只要价格稍微上升,需求量就会立刻降为零。这种需求曲线就为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
6.完全非弹性名词解释:
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不管价格多高,需求量总是保持不变,这种需求曲线称为完全非弹性的需求曲线。
7.弹性需求名词解释:
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在这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价格弹性是变化的。需求曲线的AM部分,|EP|〉1,称为弹性需求。MB部分|EP|〈1,称为非弹性需求。
8.单元弹性名词解释:
需求曲线是一条方程为P Q=KR 的双曲线。价格变动一定百分率,会导致需求量变动同样的百分率。这种需求曲线称为单元弹性的需求曲线。
9.边际收入名词解释:
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额外增加一个生产量能使总收入增加多少。
10.平均收入就是总收入除以销售量AR=TR/Q。
11.收入弹性名词解释:
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需求量的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之比。
12.在经济学中,收入弹性为负值的产品称低档货。收入弹性为正值的产品称正常货,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品称为高档货。
13.交叉弹性名词解释:
反映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变动主与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动率之比。
14.交叉弹性为正值,表明两种产品可以互相替代,这种相关产品称为替代品。交叉弹性为负值表明两种产品互补,需要同时使用,这种互补的产品称为互补品。
15.访问调查法名词解释:
就是拟定调查的项目,以面谈、电话等形式向消费者提出询问,以获得所需资料。
16.市场调查法名词解释:
就是通过对消费者的直接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7.市场实验法名词解释:
在现有市场中,根据要求,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作为实验市场,然后改变需求函数中的变量,来观察需求在一个时期或若干市场之间发生的变化。
 
第三章     生产决策分析—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问题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生产函数名词解释: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它的一般表示式为名词解释:
Q=f(x,y,…),式中名词解释:
Q代表产量;x,y,…代表诸投入要素,如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等。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名词解释:
总产量是指一定数量的工人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是指每一工人的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是指在一定数量劳动力的条件下,增加一名工人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名词解释:
如果技术不变,生产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某一个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点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这个规律人们称之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行业。
4.等产量曲线名词解释:
等产量曲线是指这样一种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其中每一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5.边际技术替代率名词解释:
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生产投入要素可以替代的另外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在等产量曲线上,投入要素x取某值时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上x取该值时的斜率。
6.等成本曲线名词解释:
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x和y的各种组合,这些组合的总成本都是相等的。
7.规模收益递增名词解释:
如果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导致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类型叫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增,是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
8.规模收益不变名词解释:
如果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导致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类型叫规模收益不变。
9.规模收益递减名词解释:
如果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导致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类型叫规模收益递减。
10.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名词解释:
对生产函数进行经验估计,像对需求函数进行估计一样,需要选择适当的函数形式。生产函数最常用的形式是幂函数。由于在20年代后期,美国有两位经济学家科布和道格拉斯对这种函数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成功,所以,这种函数也被称为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如下名词解释:
Q=aKbLc;Q-产量;K-资本;L-劳动力;a、b、c为常数。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问题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问题名词解释:
如果一家企业生产多种产品,那么这些产品的产量如何组合,才能使利润量大,这类问题就是产品的产量的最优组合问题。
2、确定这种最优组合关系要弄清楚两种方法名词解释:
一是最优组合关系的理论方法二是最优组合的实用方法(即线性规划法)。
3、决定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要使用产品转换曲线等收入曲线
4、产品转换曲线名词解释:
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如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和B,产品转换曲线上的各点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企业只有按产品转换曲线上的产品产量组合进行生产,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5、边际转换率名词解释:
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就是产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产品A的边际转换率是指产品A每增产1个单位,会使产品B的产量减少多少。即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产品A的边际转换率=△QB/△QA。
6、产品之间,不能完全转换的产品的转换曲线的形状是从原点向外凸的;产品之间完全不能转换的产品的转换曲线呈直角形;产品之间能完全转换的产品的转换曲线则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7、等收入曲线名词解释:
在等收入曲线上的各点所代表的不同产品产量组合都有相同的总销售收入。等收入曲线与产品转换曲线的切点代表两种产品最优的产量组合。在这一点上,产品A相对价值(PA/PB)等于它的相对成本(△QB/△QA)。
8、线性规划问题是由一个目标函数和若干个约束条件所组成。它假设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可以用图解法代数法来解线性规划问题。
9、目标函数名词解释:
Z=C1X1+C2X2+…+CnXn→max(最大)
约束条件名词解释:
a11x1+a12x2+…+a1nxn≤b1
a21 x1+a22x2+…a2nxn≤b2
…  …  …  …  …  …
am1x1+am2x2+…+amnxn≤bm
x1,x2,…,x≥0
即要求企业所确定的产品产量在所满足企业资源数量的条件下,使利润最大。
10、线性规划问题可以用图解法代数法来解线性规划问题。
(1)、图解法的第1步是根据约束条件确定可行区域;第2步是使利润曲线与可行区域中在最外面的偶角相交,这一交点就代表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
(2)、代数法名词解释:
即先求出可行区域各个偶角的坐标,然后根据目标函数分别算出每个偶角上的利润,利润最大的偶角就是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第五章  成本利润分析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相关成本名词解释:
指与决策有关的成本。
2、非相关成本名词解释:
指与决策无关的成本。
3、在管理决策中使用机会成本,而不使用会计成本,所以前者属于相关成本,后者属于非相关成本
4、增量成本是指因某一特定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沉没成本则是指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前者属于相关成本,后者属于非相关成本
5、边际成本名词解释:
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增加单位产量给总成本带来的变化。
边际成本MC=
6、变动成本名词解释:
指企业在可变投入要素上的支出,它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7、固定成本名词解释:
指企业在固定投入要素上的支出,它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8、成本函数名词解释:
反映产品成本C与产量Q之间的关系,就是C=f(Q)。它导源于生产函数。它分为名词解释: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短期和长期并不是以日历时间的绝对长度来划分的。
9、短期成本函数名词解释:
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日常经营决策。
10、长期成本函数名词解释:
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条件下(即可以选择最优规模的条件下),产量与可能的最低成本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长期规划。
11、短期成本曲线分为名词解释:
总变动成本总固定成本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边际成本曲线等。 这些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相应的产量曲线,归根到底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
12、长期成本曲线可分为名词解释:
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它没有固定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各个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它的形状呈U形,曲线最低点的产量是企业的最优规模。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归根到底是由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的规模决定的。
13、贡献就是增量利润,它等于增量收入减增量成本。有贡献的是可以接受的。贡献分析法主要用于短期决策。
14、盈亏分界点分析法主要用来研究产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而把重点放在寻找盈亏分界点产量上。
15、边际分析法用于成本利润分析要求把边际收入去与边际成本相比较,如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就应增加产量,如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就应减少产量,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第六章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经济学通常把市场类型按其不同的竞争程度分为四类名词解释:
完全竞争垄断性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这四种市场结构在控制价格的能力、卖者的数目,产品的差异程度和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上各不相同。
2、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最基本特征是名词解释:
在这个市场里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对定价无能为力。
3、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买者和卖者很多    ②产品是同质的
③生产者出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④企业和顾客对于市场的信息是很灵通的
4、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一种纯理论的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尽管这样,完全竞争市场的机制的理论,仍然是分析、研究其他市场结构机制的基础。
5、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最优产量决策的条件是P=MC。
6、不论是盈利企业还是亏损企业,最优产量的条件都是名词解释:
P=MC。
7、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其产量水平Q必定能同时满足两种条件名词解释:
(1)价格等于长期和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即P=AC的最低点,此时经济利润为零;(2)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P=MC,此时企业的总利润为最优。
8、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行为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名词解释:
(1)关于企业的利润;(2)关于企业的产量决策;(3)关于长期均衡的条件。企业长期均衡的条件为名词解释:
P=MR=MC=AC。(4)关于竞争策略。
9、完全垄断市场量,存在许多进入障碍,有以下四种
(1)企业控制了产品基本原料的来源;
(2)企业拥有专利权;
(3)现有企业规模经济性显著、规模较大;
(4)政府特许。
10、垄断企业的弊端名词解释:
(1)高价格;(2)产量不足;(3)生产效率低。
11、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干预主要有名词解释:
(1)制定和执行的垄断法;
(2)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
12、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名词解释:
(1)企业数量很多;(2)企业进出行业自由;(3)产品之间有差别。
13、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它的产量Q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P=AC,经济利润为零  (2)MR=MC,企业利润量大。
14、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分析(即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的主要牲是)名词解释:
(1)关于价格和产量决策;
(2)关于生产效率;
(3)关于竞争策略。除了降低自己的成本外,还有以下三种基本的竞争策略可利用名词解释:
a、价格竞争策略;b、产品差异策略;c、促销(包括广告)策略。
15、寡头垄断名词解释:
指几家大企业生产和销售了整个行业的极大部分产品,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经济性。
16、寡头垄断分为名词解释:
纯寡头垄断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17、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名词解释:
企业之间的行为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18、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行为的三种模式名词解释:
(1)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2)价格领导模式;(3)卡特尔模式。
19、非价格竞争名词解释:
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不轻易变动价格,相互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价格进行,而是通过非价格因素进行,这就是非价格竞争。
20、寡头垄断企业在竞争中采取的非价格手段主要有两个名词解释:
(1)改进产品式样与结构,增加产品的用途和提高产品质量;(2)做广告。除此之外,改善信贷条件,健全销售网点和改进售后服务等等,也是竞争中可以采取的非价格手段。
第七章   定 价 实 践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解释
 
1、成本加成定价法名词解释: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变动成本加固定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的,也称全部成本定价法。
2、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名词解释:
指利润按目标投资回报率来计算。
3、最大利润定价法名词解释:
根据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成本和销售量,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利润,总利润最大的那个价格水平就是我们要决定的价格。
4、增量分析定价法名词解释:
是以增量成本(或变动成本)为定价基础的,只要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这个价格就是可以接受的。
5、购买者理解价值定价法名词解释:
指企业在定价时主要不是根据产品的成本,而是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或根据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来定价。
6、随行就市定价法名词解释:
即按同行竞争者的产品价格定价。
7、最优报价的确定名词解释:
为了使购买者或工程项目发包的价格合理而采取招标的办法,即最优报价。
8、系列产品定价策略名词解释:
最优的定价方法应当根据系列中各种产品的价格弹性来定。弹性大的产品,利润率应当低一点;弹性小的产品,利润率应当高一点。
9、互补产品定价策略名词解释:
指必须配套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的产品。
10、成套产品定价策略名词解释:
即对互相关联、互相配套的产品,按套出售。
11、差别定价策略名词解释:
指对同一种产品,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价格。
12、撇油定价策略名词解释:
是指把新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求在短期内把本钱赚回来。
13、渗透定价策略名词解释:
是把价格定的很低,目的是为了打入市场。
14、心理定价策略名词解释:
就是根据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定价的策略。
15、促销定价策略名词解释:
指为了达到促销的目的,对产品暂时定低价,或暂时以不同的方式向顾客让利。
 
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
 
一、基本概念(重要名词和术语)名词解释:
1、投资名词解释:
是指当前的能够在以后较长的时间里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支出。
2、投资决策名词解释:
就是对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评价,并从中择优。
3、边际投资回报率名词解释:
投资回报率是指每年的利润与其投资量之比。边际投资回报率就是企业投资决策时可接受的最低回报率。
4、边际资金成本名词解释: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1元资金所要付出的成本。边际资金成本就是企业投资要达到利润最大时最优的投资量水平。
5、净现金投资量名词解释:
是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增加量。
6、净现金效益量名词解释:
是指企业在经营中因决策引起的现金效益增加量,它等于利润的增加量加折旧的增加量。
(计算净现金投资量和净现金效益量都必须遵循增量分析原则。)
7、货币的时间价值名词解释:
是评价投资决策方案的数据之一。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为了比较不同时期现金的收入和支出。在投资决策中,最常用的计算时间价值的方法是把不同时间上的现金收支都折算成现值。
8、税后债务成本名词解释:
是按资金来源成本划分的一种成本。税后债务成本等于利息率乘以(1-税率)。
9、权益资金成本名词解释:
也是一种按资金来源成本划分的成本。权益资本中主要包括普通股资金成本。普通股资金成本等于股利收益率加资本利得收益率,即ks=D1/W+g。
1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名词解释:
也是一种按资金来源成本划分的成本。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等于各种来源的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数。这里,“权”是指在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中,各种来源的资金所占的比重。在投资决策中使用的应是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11、返本期法名词解释:
是评价投资方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计算投资所需的返本期的长短,如每年的净现金效益等。其计算公式为名词解释:
返本期=净现金投资量/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
12、净现值法名词解释:
也是评价投资方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计算投资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多少,因而净现值越大越好。其计算公式为名词解释:
净现值=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净现金投资量
13、内部回报率法名词解释:
也是评价投资方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一种以未来的现金流量计算现值的方法,是计算能使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是多少,也就是说,当投资方案的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相等时,贴现率应当是多少。
14、企业兼并名词解释:
就是把企业作为商品来交易,也就是说,由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企业,其结果是一家企业规模扩大了,另一家企业则消失了。

关注VX公众号【文得课堂】免费领取考试资料。
联系我们
微信号:zqc4950【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