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2024-08-13 共72人浏览过
【骨质疏松名词解释】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例如,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营养吸收不良等原因,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具有以下特点:
1. 骨密度降低:通过骨密度检测可以发现骨矿物质含量减少。
2. 骨骼脆弱:轻微的外力甚至日常活动都可能导致骨折。
3. 隐匿性发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

骨质疏松的危害主要包括:
1. 骨折风险增加: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柱、髋部、手腕等。
2. 影响生活质量:骨折后可能导致长期疼痛、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骨代谢失衡,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
2. 激素变化:如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甲状旁腺激素等分泌异常。
3. 营养因素:钙、维生素 D 等摄入不足,蛋白质、维生素 C 等缺乏。
4. 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长期卧床等。
5. 疾病和药物: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以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

比如,一位绝经多年的女性,因轻微跌倒就发生了髋部骨折,经检查发现是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


以上就是关于“骨质疏松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骨质疏松是什么意思”的介绍,更多内容请关注文得课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丽水学院教务系统成绩查询_丽水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入口

潍坊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_潍坊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平台

中山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登录_中山大学教务系统入口怎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