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②名词解释如下】
数字鸿沟名词解释: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经济伦理现象,即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该词源于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于1990年出版的《权力的转移》一书,该书提出了“信息富人”(info-rich)、“信息穷人”(info-poor)、“信息沟壑”和“电子鸿沟”等概念,认为“电子鸿沟”是“信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鸿沟”,信息和电子技术造成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化。1999年5月,霍夫曼和纳瓦科出版《数字的革命》一书,正式提出“数字鸿沟”的问题,同年5月25日,在美国召开的“理解数字经济”研讨会上,瓦德尔在“增长中的数字鸿沟”一文中,提出一个关于美国经济的数字指标体系,从数量上描绘了美国的信息化发展的现状。7月,美国官方文件“填平数字鸿沟名词解释:定义数字鸿沟”对“数字鸿沟”进行了界定。1999年7月21日至23日,在日本召开的八国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全球信息社会宪章》,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发展当中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并讨论了如何填平数字鸿沟等问题。“数字鸿沟”是信息时代的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人群对信息、技术拥有程度、应用程度和创新能力差异造成的社会分化问题,而且更为尖锐的是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因信息产业、信息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造成的信息时代的南北问题,其实质是信息时代的社会公正问题。它涉及到当今世界经济平等、对穷国扶贫和减免债务、打破垄断和无条件转让技术等诸多重大问题。

相关阅读: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电路第五版课后答案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
电路第五版答案
2010年mba
英语六级答案购买
湖南省委党校网
金融市场学课后答案
新疆财经大学mba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
中医基础理论电子书
心理学硕士点
江西南昌大学医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学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