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违法行为名词解释如下】
土地违法行为名词解释: 亦称违反土地法规的行为。 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乡镇企业、国家工作人员、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农村居民及其他组织和个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包括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行为。即不履行土地管理法规规定的义务或滥用权利、职权,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的行为,同其他违法行为一样,其实质是违反统治阶级的意志,对国家利益造成危害。 构成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的行为有四个要素:(1)违法行为必须是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行为;(2)违法行为必须有侵犯的客体,即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的土地关系和土地管理秩序;(3)违法行为必须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如果不是由于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客观危害,不属违法行为;(4)违法主体即行为人,必须是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是依法设置的法人。

相关阅读:
新大学法语1第二版课后答案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答案
综合教程2第二版答案
毛概课后题答案2018修订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训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答案
土木工程考研学校排名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课后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答案
材料力学刘鸿文第六版课后答案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官网
电路第五版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