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408次
2022-09-30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成立于2008年12月,是由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作为主承办单位,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研究中心、理化技术研究所、光电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所联合共建的科教融合学院。目前承担着中国科学院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相关学科领域二十余个培养单位的近千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北京集中教学阶段的培养工作,以及国科大校本部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领域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全过程培养等工作。学院专业领域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的材料学、光学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等十一个二级学科。 学院已建成了一支近两百人的科教融合的专任教师队伍,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光学工程两大学科国家级最高教学水平;其中岗位教师125人,已备案的校部研究生导师32人;包括17位院士,49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 学院本部拥有1615.5平方米科研实验室;拥有价值640万元的实验仪器、面积400多平方米的研究生教学实验室;拥有约1800余万元的实验仪器、面积约620平方米的测试中心;公共实验室提供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承建的国科大金工实习中心于2016年9月正式挂牌,中心采购设备投资近800万元,目前已拥有金属粉料3D打印机、激光加工系统、数控加工中心等工业生产级的先进智能设备,承担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金工教学任务。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校本部拥有理论物理、无机化学、材料学、凝聚态物理和材料与化工专业5个博士培养点,拥有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学、光学工程专业7个学术型硕士培养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专业2个专业硕士培养点。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专任教师科研经费充足,先后承担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专任教师的大量科研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 Chem.,Phys. Rev. Lett.,J. Am. Chem. Soc.,Nano Lett.,ACS Nano,Opt. Lett.,Adv. Mater.,J. Chem. Phys.,Phys. Rev. A/B,J. Appl. Phy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2011年5月,学院与美国卫理公会医院研究所(The Methodist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 TMHRI)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获选研究生在美国学习研究期间,将享受到美方提供的高额资助和其他优厚待遇。 研究生在学期间享有学业奖学金、等级奖学金、三助津贴,硕士生2100元/月,博士生4300元/月。除此以外,学业优秀的研究生,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中科院院长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非西部)、地奥奖学金、桥口隆基奖学金和一滕奖学金等。 自2008年成立以来,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就业状况良好,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就职于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或继续在国内外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2023年预计招收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5名左右(含20名左右的推免硕士),实际招生数量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欢迎具有上述专业背景的优秀大学生报考。 学院网址:http://cmo.ucas.ac.cn 邮箱:cmoyzb@ucas.ac.cn
单位代码
|
80092
|
单位地址
|
北京市怀柔区怀北庄中国科学院大学
|
邮政编码
|
101408
|
联系部门
|
学院办公室
|
联系电话
|
010-69671750
|
联系人
|
车老师
|
电子邮件
|
cmoyzb@ucas.ac.cn
|
目录类别
|
硕士
|
网址
|
http://cmo.ucas.ac.cn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预计招生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70201 理论物理
|
|
1
|
|
|
01 (全日制)统计物理
|
苗兵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高等数学(甲)④811量子力学
|
|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
|
1
|
|
|
01 (全日制)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
|
屈一至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7普通物理(甲)④811量子力学
|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
|
1
|
|
|
01 (全日制)计算材料物理
|
李晓毅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1量子力学
|
|
闫清波
|
同上
|
|
02 (全日制)低维材料计算及量子相变
|
李彦超
|
|
同上
|
|
03 (全日制)范德瓦尔斯材料;物性调控;扫描隧道显微术
|
姜宇航
|
|
同上
|
|
070301 无机化学
|
|
1
|
|
|
01 (全日制)无机化学
|
向军辉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8普通化学(甲)④820有机化学
|
|
02 (全日制)无机化学与金属有机化学
|
李剑峰
|
|
同上
|
|
070304 物理化学
|
|
1
|
|
|
01 (全日制)计算材料物理
|
李晓毅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
|
080300 光学工程
|
|
2
|
|
|
01 (全日制)光电信息技术
|
史祎诗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7光学
|
|
赵天卓
|
同上
|
|
02 (全日制)光学超构材料
|
董国艳
|
|
同上
|
|
03 (全日制)智能成像技术
|
张金刚
|
|
同上
|
|
04 (全日制)固体激光技术
|
张鸿博
|
|
同上
|
|
080502 材料学
|
|
5
|
|
|
01 (全日制)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
|
陈广超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
|
02 (全日制)材料的电磁过程;电磁测量
|
王晓东
|
|
同上
|
|
03 (全日制)超轻材料制备及应用
|
向军辉
|
|
同上
|
|
04 (全日制)光电子薄膜与器件
|
刘丰珍
|
|
同上
|
|
05 (全日制)高分子材料
|
黄辉
|
|
同上
|
|
06 (全日制)生医材料;生物传感器;生物分子辨识机制;材料表面改性
|
刘仁材
|
|
同上
|
|
07 (全日制)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屈小中
|
|
同上
|
|
08 (全日制)计算材料物理
|
李晓毅
|
|
同上
|
|
09 (全日制)功能材料
|
李剑峰
|
|
同上
|
|
10 (全日制)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纳米材料
|
肖小玲
|
|
同上
|
|
11 (全日制)二次电池关键材料
|
刘向峰
|
|
同上
|
|
12 (全日制)生物医用功能材料
|
苏娟娟
|
|
同上
|
|
13 (全日制)纳米储能材料
|
张天然
|
|
同上
|
|
14 (全日制)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和器件
|
周玉琴
|
|
同上
|
|
周玉荣
|
同上
|
|
孟祥悦
|
同上
|
|
15 (全日制)范德瓦尔斯材料;物性调控;扫描隧道显微术
|
姜宇航
|
|
同上
|
|
16 (全日制)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
张昕
|
|
同上
|
|
17 (全日制)仿生界面交叉科学;高分子复合凝胶
|
赵紫光
|
|
同上
|
|
18 (全日制)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学研究
|
史钦钦
|
|
同上
|
|
19 (全日制)自修复高分子新材料及纳米复合材料
|
黄继军
|
|
同上
|
|
20 (全日制)聚集体光电过程与性能;光电功能分子材料
|
彭爱东
|
|
同上
|
|
21 (全日制)功能配合物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材料
|
张静
|
|
同上
|
|
085400 电子信息
|
|
1
|
|
|
01 (全日制)光电信息技术
|
史祎诗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7光学
|
|
02 (全日制)光学超构材料
|
董国艳
|
|
同上
|
|
085600 材料与化工
|
|
2
|
|
|
01 (全日制)材料与化工过程
|
王晓东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
|
02 (全日制)结构与功能材料
|
向军辉
|
|
同上
|
|
03 (全日制)功能材料
|
李剑峰
|
|
同上
|
|
04 (全日制)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
|
刘丰珍
|
|
同上
|
|
05 (全日制)生医材料;生物传感器;生物分子辨识机制;材料表面改性
|
刘仁材
|
|
同上
|
|
06 (全日制)功能高分子材料
|
屈小中
|
|
同上
|
|
黄辉
|
同上
|
|
史钦钦
|
同上
|
|
07 (全日制)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
|
陈广超
|
|
同上
|
|
08 (全日制)分子马达
|
李晓毅
|
|
同上
|
|
09 (全日制)钠离子电池
|
肖小玲
|
|
同上
|
|
10 (全日制)新型能量存储与转换材料
|
刘向峰
|
|
同上
|
|
11 (全日制)生物医用功能材料
|
苏娟娟
|
|
同上
|
|
12 (全日制)能源材料与器件
|
张天然
|
|
同上
|
|
13 (全日制)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和器件
|
周玉琴
|
|
同上
|
|
周玉荣
|
同上
|
|
孟祥悦
|
同上
|
|
14 (全日制)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
张昕
|
|
同上
|
|
15 (全日制)材料数据库与机器学习
|
闫清波
|
|
同上
|
|
16 (全日制)聚集体光电过程与性能;光电功能分子材料
|
彭爱东
|
|
同上
|
|
17 (全日制)功能配合物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材料
|
张静
|
|
同上
|
|
18 (全日制)自修复高分子新材料及纳米复合材料
|
黄继军
|
|
同上
|
|
来源:https://admission.ucas.ac.cn/info/ZhaoshengDanweiDetail/9e780c52-baf5-4020-b453-bc4510579559/8009212023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