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01次 2024-05-15

中国人民大学古典学专业介绍


  文学院于2009年创办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由刘小枫教授任中心主任,主持中西古典文明与经典文本的研究工作,古典学学科由此起步;2010年在刘小枫教授的主持下,文学院在国内首度以古典学本科实验班的跨学科模式培养本科生;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获准设立古典学二级学科,成为国内第一所设置古典学专业的高校;2014年在已有古典学本科实验班的基础上,开始招收古典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国内首度实现了古典学“本-硕-博”连贯阶梯式培养。


  古典学致力于对中西文明传世经典的注疏式研究,力图在中西古今之争的视域下返本开新。近年来,在柏拉图对话注疏、亚里士多德注疏、古希腊悲剧注疏、政治哲学研究等方面取得诸多成就,在国内处于学科领先地位。刘小枫教授自2002年以来主编“经典与解释”系列丛书600余种,是建国以来继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名著”之后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人文类学术丛书。《刘小枫集》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学科现设有古典诗学、古希腊罗马研究、比较古典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古典诗学研究。主要探讨中西方古典诗学的基本问题和历史脉络,对具体文本展开注疏式研究。近年陆续出版《古典学与古今之争》《西学断章》《西方古典文献学发凡》《苏格拉底的明智:<卡尔米德>绎读》《陆游诗歌传播阅读研究》等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色诺芬四部苏格拉底作品的译注与研究”“柏拉图《高尔吉亚》的翻译与研究”。


  古希腊罗马研究。择取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典作品,以古典学的视角和方法展开研究,切入西方古典文明的核心。近年陆续出版《王有所成:习读柏拉图札记》《必歌九德:品达第八首皮托凯歌释义》《哲人与僭主:柏拉图书简研究》《修辞与正义:柏拉图<高尔吉亚>译述》等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柏拉图书信的翻译和研究”“莎士比亚《李尔王》与现代思想的兴起”、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莎士比亚罗马剧的政治哲学研究”等。


  比较古典研究。以比较性的视角对中西方经典作品和古典思想展开研究,揭示出中西古典文明的异同。近年陆续出版《海德格尔与中国》《百年共和之义》《施特劳斯的路标》《比较古典学发凡》等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牛津古典辞典汉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基督教与西方古典传统研究”。


  学人团队


  教师:戴晓光 李致远 刘小枫 娄林 彭磊 张毅


  主持课程


  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课程有:古典诗学研读、比较古典研究专题、古典哲学研读、古希腊罗马作品研读、近世经典研读等。博士研究生的主要课程有:古典学博士生文献研读、古典诗学研读、比较古典研究专题等。


  主办刊物


  经典与解释


  古典研究




  来源:http://wenxueyuan.ruc.edu.cn/xygk/xkjj/gdx/index.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