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317次
2024-05-17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055200 新闻与传播(数字文化与传播方向)
一、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
1.专业介绍
聚焦我国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理论前沿和实践问题,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发展,面向文化遗产保护、非遗保护、传承与传播、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等领域的产业数字化需求与文化传播实践,促进文化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沉浸式交互等数字技术应用深度融合,为创造时代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培养实践性专业人才。
2.培养目标
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知识,具备传播学、文化学、艺术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素养,熟悉数字文化的性质、特点和传播规律,熟悉数字文化政策和法律,具备数字文化内容创作和信息技术应用等能力,能够在新闻传播及相关产业部门从事数字内容策划、生产、传播与管理、数字产品创意、开发与运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高端应用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和内容
在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开展数字文化与传播方向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围绕虚拟空间文化形态、文化建构与文化传播,数字时代的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方向和内容主要为:
1.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围绕文化资源的梳理、阐释、数字化转化与传播开展研究和实践,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2.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背景下数字原生文化内容生成、跨媒介传播、消费及治理,为数字文化新业态、新场景提供学理性支撑,激发当代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三、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大多从事文化传播、数字文化、数字艺术研究,其中 8 位教授;15 位副教授。
四、人才培养
1.主干课程
理论课程:文化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学、数字文化导论、数字文化伦理与法律等。
实训课程:数字内容生产与传播、数字平台传播、数字文化营销、数字媒介调研与研究等。
创作课程:数字文化作品创作、数字媒体创意、沉浸式文旅产品创作等。
2.科研平台
校内平台: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基地、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非遗传播研究中心、文化法治研究中心等。
校外平台:百度公司、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雅昌文化集团、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集团等。
五、毕业生就业去向
本专业为新增专业。
来源:https://yz.cuc.edu.cn/2023/0922/c8549a212043/page.htm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通知本站客服(电话:400-900-8858,QQ:4009008858),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X15)